第274章 燕然石刻,瀚海行(2 / 2)
“还不是你老张的后勤做得好,吃的好用没仗打,可不就长膘了,这段时间为了抓老鼠还活动了一下,不然的话,都快走不动道了,哈哈哈。”
钱旅长笑着说道。
“行了,说正事,这次的交接还顺利吧。”
张万和询问道。
“还算顺利吧,除了那些老鼠,大熊那边还是挺配合的,你们这次过来真就是看看瀚海?没有点其他的......”
钱旅长有些好奇的道,甚至还有些期待,也不知道他在期待什么。
“真的就是来看看的,没有其他任务了。”
陆远点了点头。
听到陆远这话,钱旅长那眼中的期待暗淡了下来。
.....
翌日,朝阳初升。
陆远带着陈一几人来到了瀚海边,凿开薄冰,捧了一捧瀚海的冷水洗了一把脸。
将一旁的白马缰绳解开,找了一块干净石头躺下。
冬日的暖阳照在身上,让陆远渐渐有了些困意,加上昨夜也并没有睡好,陆远很快就感觉眼皮沉重了许多。
就在陆远感觉自己半梦半醒之间,他似乎看到一个身披貂裘的英俊少年,此时就站在了他不远处,和他一样,正静静的看着这无边瀚海。
远处还有着一些将士正在欢呼着,庆祝着,他们身披甲胄,手持利刃,甲胄利刃之上,似乎还有着暗红,不知是甲胄的染色,还是敌人血液的遗留。
蓦然间,少年回首。
陆远与他仿佛进行了一次跨越两千年的对视。
最后少年露出一丝笑意,陆远猛然惊醒,眼前一切消失不见。
日头近西,瀚海边也没了少年,没了将士,只有陈一等人还在,以及一匹白马在不远处悠闲的打了个响鼻。
“都下午了,这才刚眯一下,就过去了一天,看也看了,马也放了。
陈一,给我拍个照,回去了。”
旅游嘛,重点在拍照。
(题外话:瀚海一词其实也是有争执的,有广阔沙漠的意思。
甚至很多诗句现在翻译出来的意思,多数都是指沙漠,而不是指贝尔湖。
但是作者找了半天的诗句后,发现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
在清之前的诗句,对于瀚海的描述,多是以波,浪,云,冰一类的字作为修饰。
比如李世民的: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岑参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高适的: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李白的: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但在现在的解释上,多数都是将瀚海比喻成大漠。
可从前后修饰上来看,其实更像是指贝尔湖。
高适那句虽然没有修饰词,但更加证实了这一点,这个狼山应该狼居胥山,瀚海就在狼居胥山以北不远。
而到了清代以后,瀚海一词则是多表示为大漠,修饰的字与词,甚至都直接点明了。
比如纳兰性德的: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玄烨的: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但不管怎么说吧,饮马瀚海,那肯定就是指贝尔湖了,总不能喂马喝沙子吧,至于诗句意思各自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