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四方汇聚(2 / 2)
城里的孩子陆续面对一毕业就要下乡的局面。
农村再次沸腾起来,有嫌弃的,有好奇的,有事不关己的。
城市与农村的碰撞,注定又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大葫芦村因为之前收了那么多坏分子,所以这次下乡的指标并没有分到大葫芦。
大葫芦村也在积极地筹备村里的建设。
外面的学校大部分已经停课,接下来继续上课也是半天文化课半天下乡建设。
所以大葫芦村准备扩大学校的规模。
他们村现在什么最多?文化人最多啊。
两个经济学家,现在虽说不能搞经济,教教数学总是可以的吧。
还有报社记者,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寻找美丽的镜头。
再由两位艺术家教导画出来,两位老艺术家不仅会画画,唱歌跳舞也不在画下。
大葫芦村完美的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仅孩子,老人妇女甚至青壮年有兴趣的都能去学。
还有专门开辟的一个小型医学院,教导孩子们一些基本的药理知识。
有天赋的还能跟着老师们进入实验室旁观或者参与。
一时间,大葫芦村的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夏父三人年后就回京市了,至于夏母等人,准备暂时定居大葫芦。
这里风景优美,生活氛围也和谐。
至于孩子的启蒙更不用担心,可以说,行业顶尖的人才小部分都汇聚在此了。
到哪里都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师资力量了。
三月,宋锦绣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小豆芽,小尾巴取的。
因为小尾巴喜欢豆芽,她也喜欢弟弟,弟弟跟豆芽一样白白嫩嫩的。
虽然无法理解自己儿子为什么会跟豆芽一样,但是只是一个小名,宋锦绣也就随她了。
自从知识分子进村后,于校长身上的担子卸下了许多,他一有机会就跟在各个老师身边学习。
好像回到了他曾经作为学生的时光,整个人都年轻了不少。
刘安康继续捡起了他的课题,他还是想攻破抗生素这一大难关。
宋锦绣时不时就支援一些盘尼西林给他做实验,可惜大半年过去了,实验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倒是其他几个教授,因为这次大起大落,心态也发生了转变。
多多少少都突破了一些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
大家都在嬉闹,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只不过这些研究成果暂时还不能公之于众令人有些惋惜。
大环境如此,大家也只好继续潜心研发下一个课题,陆续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希望。
是金子,到哪都是会发光的
他们并不是只蜗居在大葫芦村,偶尔也会去镇上逛逛。
看到那些知青迷茫地走在大街上,那些刚开始还觉得新奇,后来却对知青无比嫌弃的本地人。
一直高高在上的城里人,原来到了乡下比他们还不如。
他们的心里莫名地有一种满足感,那种自己比城里人厉害的满足。
有对比才有伤害,外面的不平静让大葫芦的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