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百般谨慎(2 / 2)
陈玉:没错,当时萧何坐镇关中,平时维护秩序、发展生产,得到了关中父老乡亲的拥护。
所以在战时征集兵源,运送粮草等物资,关中百姓很支持。哪怕这回情况危急,关中男丁只剩老弱和年龄不足的,但在萧何卓有成效的工作下,老秦人依然全力支持萧何,支持汉王刘邦。
所以,后来汉王刘邦把萧何列为大汉王朝第一功臣是有原因的,也很合理。
萧何用心辅佐太子,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法令法规,建立起汉国的统治秩序。遇到重大事项,萧何不敢擅自决定,而是快马加鞭请汉王刘邦报批,汉王知道萧何很有分寸很能干,每次都是同意,让萧何照办。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报告,萧何根据具体情况先执行了,等汉王回来也是第一时间报告给他。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汉王好几次被打得丢盔弃甲,大败亏输。如果萧何像韩信一样要个王位,估计汉王也得捏着鼻子认了。没办法,萧何掌握了他的命门。
可是,萧何并没有居功自傲。每次都是尽心尽力征集兵源物资,给汉军输血。因此,汉王总能迅速重整旗鼓,屡败屡战,最终还笑到了最后。
虽然萧何谨小慎微、不遗余力的支持汉王,汉王仍不放心,在与项羽在京、索一带苦战的时候,他一再派使者去慰劳萧何。
鲍姓儒生:丞相!大王在外苦战,却多次派人慰劳您老人家,这是不放心啊。
萧何:也对啊,你不说我还想不起这茬。先生有何高见?
鲍姓儒生:高见谈不上。丞相可以派遣家族中能从军的子侄到大王军中,这样就能打消疑虑,大王也会更加信任您。
萧何:先生高见啊!
鲍姓儒生:丞相谬赞了!
陈玉:萧何认为鲍姓儒生说得很有道理,就照做了,汉王刘邦得知后非常开心,对阵项羽也更有斗志了。
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萧何想问题办事情有独特的见解,在身边就集中了一批能干的人。
他喜欢听同僚、手下的合理化建议,大家也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助萧何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使得萧何不必为无关之事分心,得以全力以赴地治理好关中,为汉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提供一个稳固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