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想起来都是泪啊(1 / 2)
“所谓功夫茶,并非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清欢经学院邀请,为女班的夫子教学,再让她们给那些贵族女子:“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女班的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从五岁到十四岁都有,十三四岁的也只能上个三两年,属于“镀镀金”性质的。就是冲着功夫茶或者做饭菜来的。
五岁到十岁的分一班,其他的分了一班。
豆蔻年华,年少慕艾,年轻的女子很少接触陌生男子。自己现在好歹是“清秀小生”一枚,清欢也不想惹些“糊涂债”,院方也有这方面顾虑,经过商量,就让她把一些知识教给学院聘请的女夫子……
结果,往往学院里一些没有课的夫子也会来蹭她的课……
“【功夫茶茶艺】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就可以斟茶了。……斟茶时,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穿梭于杯子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杯子之中,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杯子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第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或者从第一杯茶先给左手边的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年大小,也无须分性别。
功夫茶,讲究一些的,一般只有三个杯子,不管有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每喝完一杯茶都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
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用在追求意境,品鉴名茶时可用……
(清欢的内心:我算不上是个高雅的人,这样喝茶,我可做不来。)
品茶,要先闻其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最后才是品其味道。品茶的“品”字是由三个“口”组成的,喝茶时要分成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畅快淋漓。”
清欢一边教,一边指导夫子们操作。实践才能出“真理”。
诶!自从被郝有享和彭云艺拜了师之后,清欢就被司马纵给盯上了,三五不时的邀她来青云学院当客座夫子。
无论清欢怎么推辞,司马纵总有理由等着她,真是让她无可奈何,不胜烦扰。
怪不得她被比自己大上一轮还有余的两个“老学生”拜为师父,司马纵没有趁机揶揄,嘲笑她,反而意味深长的笑着说了一句:清欢侄子,终于肯为人师表了……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她呢!
现在想来,那语气里充满着的是幸灾乐祸啊!
而且,人家的收徒宴上,功夫茶和灌汤包还是自己家的“杰作”……
学院里,新开的女班,偏偏有这两门课。
搬起的石头,落在了自己的脚上,真疼啊;自己挖好的坑,要等着自己来填,真苦啊…
想起来都是泪啊!
“清夫子,司马教谕让你去学院大门口看看!”清欢正依次品鉴着“学生”们的功夫茶…
一高年级的学子气喘吁吁的进来说道。
自周清欢给比自己还大的精英学子们上了几节“思想政治”教育课,以辩论的方式,以五千年文化的降维打击,把这些骄傲学子们犀利刁钻的提问、论点,要么PK的不剩渣渣,要么更加完善了一些论据……
学子们才明白,面前这个清瘦却精神饱满的小个子,竟然是学识渊博堪比大儒的天才少年。
学院的夫子们,学生习惯以姓来称呼。
对与自己同龄或者还小几岁的周清欢,服气的学子们用自己独特的称呼表达他们尊敬的心意:清夫子。
“噢?怎么了?”
“学院门口有一妇人,与蒙幼班两个学子在拉扯……司马老师让我叫你赶快去看看。”学子也不知道司马纵让他请周清欢去干什么。老师吩咐照做就行了。
清欢心里有不好的预感,念头转了几转,大约猜到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