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勃朗宁步枪(1 / 2)
枪管做好后,勃朗宁开始比照着图纸用黄铜铸造铸件。
勃朗宁捏出来的浇筑粗胚的泥模都一次性的,也就是说下一次还得重新制作模具。
这可给鲁斌看的有些着急。
怎么说呢,并不是勃朗宁的手艺不好,而是效率太低了。
这个时代似乎都没怎么考虑过大批量生产的问题,产品的终极目标都变成了“艺术品”。
勃朗宁之前做一把枪,几乎每一把枪的规格都不一样,是技术不够,不能统一枪管规格嘛?
其实不是的,是因为不在乎啊,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
而且每一根枪管都来之不易,随便报废岂不是很浪费?
反正铅弹都是使用者自己加工的,口径不一样有什么问题嘛?
而正是这种看似节约的方法,反而导致更大的浪费。
无论是给后勤还是生产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举个例子,就好像勃朗宁的两个徒弟,跟着他干十来年了,还是没把他的手艺完全学会。
因为每一根枪管的规格都不一样,就导致枪托、击簧、铸件等零件都要单独匹配。
这也导致不同的工匠难以合作,每一支枪的精加工几乎都是同一个人完成的。
几乎每一把枪都是孤品。
最后导致培养一名枪匠极其耗费时间,不单是铁匠活儿,连木匠、钟表匠、珠宝匠的活儿都得学会。
生产效率和培养工人的效率极其低下。
不过,这个时代的匠人也是地位最高的时候了。
等到工业革命之后,所有的简单工种机械化,复杂工种分工化,工人就慢慢变成了社会的底层。
而现在干的就是开启工业化这件事。
工业化绝不仅仅是某一样机器的发明,而是理念的革新。
鲁斌一直在一旁支招,让勃朗宁做统一的模具。
直接把所有零件像木托粗胚一样,利用可重复利用的模具一次性铸造一个批次的粗零件。
然后交给学徒打磨,而他自己就负责调试和总装就行。
这瞬间给勃朗宁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开始有意识地为这种枪步枪改造一些工具。
比如夹具、刀具和操作台等,让这些工具更适合这种枪的生产。
当然,这些新的工具所有权都是鲁斌的,因为鲁斌加钱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花了整整五天时间,第一把改良版褐贝丝步枪才下线。
而这把勃朗宁步枪算是三个半人通力合作下的产物,额,鲁斌算半个。
可是第二把褐贝丝只用了两天就下线了!
鲁斌直接给这把枪起名“勃朗宁M1663式步枪”,这可给勃朗宁激动坏了,推辞半天都没有推辞过。
褐贝丝就让他烟消云散吧……
冠名权给你,我只要你这个人就够了……
……
说实话,这把勃朗宁步枪无论是击发装置还是威力都和这个时代的其他燧发枪没什么差别。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人机功效,不过外观简约,甚至是简陋,除了结实耐用没啥值得表扬的地方。
可第二把生产出来之后,两把枪摆在一起那就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零件弹药几乎通用(排除一部分误差)
这意味着如果这把枪坏了,找同一款枪的零件很快就能修理好。
这意味着如果“我”的子弹打完了,直接向战友借、向后勤领就可以了,不用再操心枪的“粮食”问题!
……
———————————————
正好今天隔壁鞋匠把韦恩一家的鞋子已经做出来了,鲁斌立马把两把枪包好,又准备了一些自己制作的纸包弹赶往总督府。
鲁斌要开始搞推销了!
……
———————————————
“韦恩兄长!你看看谁来了?”
鲁斌站在韦恩的办公室外一脸傻笑。
韦恩放下手中的文件,看着鲁斌:
“呦?你怎么来了?听布莱恩说你都窝在自己的庄园里一个礼拜都没出门了。”
鲁斌把大包小包往桌子上一放:
“这不是又在弄新东西嘛,这不,刚一做好就拿来给兄长指导了~”
韦恩来了兴趣,略带好奇地说着:
“哦?是什么东西?快拿出来给我开开眼界?”
“嘿嘿”
鲁斌一边傻笑一边拿出一双鞋子递给韦恩。
“这不就是一双皮鞋嘛,皮面做工还行,不过比不过伦敦的手艺,我还以为是什么呢,不过也谢谢你了,你有心了。”
鲁斌急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