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何必多问,直接杀了(1 / 2)
卢桂生没再说什么。
因为这是他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真要是在朱慈烺手底下当官,不一定真的受得了朱慈烺的汉人为本思想。
俗话说,千里为官只为财,大多数官员其实当官更大的目的是做人上人,不是真的为了所谓读书人的理想,要救国救民。
虽说穷凶极恶的人往往在官僚集团中也不是大多数,但大部分也没到绝对的理想主义,能不主动加害庶民百姓已经算不错了。
何况,官僚集团的运作机制就是筛选掉真正的道德君子,而留下媚上欺下的伪君子。
所以,不可能是真好人还能为官或者为高官的。
即便是心里装着理想和正义的,也会形式上表现出奸猾的特征来。
像海瑞纯粹的人毕竟是少数。
要不然,海瑞也不会被歌颂了。
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一样,正因为海瑞这样的人稀少,所以才被歌颂。
所以,与卢桂生一样,现如今还在大明做官僚士绅的权贵士大夫中,许多人也不是真的就支持朱慈烺的主张,至少不支持朱慈烺对流寇那么亲和大度。
毕竟流寇是掘过大明天家祖坟的逆贼,更是破坏天下秩序的刁民。
刁民如果还能加官进爵,与士大夫平起平坐,那无疑是对礼教的极大破坏,也是在激励顺民也变成刁民。
但是朱慈烺也没办法,他必须这么做!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单纯靠大明原有那帮权贵官僚士大夫救不了大明,甚至连保住南方半壁河山都不行,别说南方半壁河山,历史上到后来连个岛都不能一直守住,遑论出海开辟新天地。
所以,朱慈烺不得不高举民族大旗,向被权贵官僚士大夫鄙夷的庶民百姓乃至流寇伸出橄榄枝,以汉人拯救的是汉家文明去拉拢与动员广大百姓,而非只是以拯救朱家宗庙社稷的名义来策动受朱家优待了两百年的权贵官绅来抗清。
只是朱慈烺这个皇帝虽然有这样的胸襟和魄力,但不代表所有的权贵官僚士大夫都有这样的胸襟和魄力。
哪怕是一些真正忠于大明的所谓正人君子,也是没有的。
如历史上选择为大明殉节的史可法这些人,其实对百姓出身的人心存鄙夷的,所以他历史上拒绝了在高杰被汉奸害死后认高杰之子为义子的请求,结果导致高杰部后来也都投了清。
朱慈烺也清楚,大明的大多数权贵官绅们,现在之所以接受他的这种治国模式,并不是真的赞同,只是因为他是皇帝,他们不得不选择接受而已,甚至不少只怕已经受不了,巴不得建奴即刻南下灭了大明,而重建他们可以居于汉人庶民之上的统治秩序。
所以,朱慈烺也担心如果建奴真的还是选择了不理会他亲征北上,而选择出主力去攻打东南,会不会真的有江南的官绅投降叛敌,或者故意为难周遇吉和范景文,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建奴占领江南,进而夺取了这个天下财富最丰厚之地。
为此。
朱慈烺决定放权。
他便下圣旨准予大都督周遇吉和首辅范景文合议决定东南一切大事,可以直接贬黜和任命官吏,也可以先斩后奏,甚至包括亲王。
朱慈烺相当于把整个东南都给了周遇吉和范景文。
这是没办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