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处决侯方域(2 / 2)
朱慈烺则在派锦衣卫去南都抄赵之龙后,就在扬州对首辅范景文说起了自己想整顿内部的意思。
范景文也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也就说道:“陛下说的是,但现在建奴还未全退,以臣之见,当在建奴全退时这样做为好。”
朱慈烺点首,且道:“元辅说的自然有理,但眼下只阿济格一路兵马,击退的问题已经不大。故可以先做准备,至少,可以先起用一批能臣进京,准备主持改革事宜!国家到了这个地步,不仅仅是练新兵就能解决的,财税、吏治等皆需要整顿才可!”
“陛下励精图治,锐意革新,当为中兴之主,臣岂敢不尽心事忠?”
“臣也赞同陛下所言,眼下是到了不得不改制的时候,否则,还是会难以谈恢复之事,而改制自然当从整肃吏治开始,故臣建言起用原大冢宰郑元岳郑公为吏部尚书,使其先整顿吏治。”
范景文这时言道。
朱慈烺知道范景文所提的郑元岳是指的是郑三俊。
郑三俊是当过吏部尚书,且现在已经致仕。
但朱慈烺记得历史上,南明弘光政权和隆武政权皆先后征辟过郑三俊入朝任官,但郑三俊都没有应诏,不愿意救国于危难,且在满清灭了南明后,也没有殉节,家居十余年,相当于剃发易服时也没有反抗,也接受了剃发易服。
所以,朱慈烺有理由怀疑郑三俊这个士大夫,可能已经不想再跟大明有任何瓜葛,可能在他眼里,大明已经是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同侯方域已经开始愿意为建奴做事相信大明必亡乃至勋贵赵之龙也已经暗投建奴而认为大明气数将尽一样,不想把自己宗族的命运在同大明勾连,而觉得他这一士族已经不可能在大明身上取得任何好处。
而且,据朱慈烺所知,崇祯年间,伙同内阁首辅周延儒卖官鬻爵的大贪官吴昌时就是郑三俊一手提拔起来的。
因而,朱慈烺也就笑了起来:“郑三俊真适合掌吏部?”
范景文听后,愣了片刻,旋即对朱慈烺拱手道:“陛下,吴昌时虽是郑公举荐,但也并不能真的说明郑公本人不正,人难免有荐举失察之时,如同臣也有荐举非明的情况,而如若因此不用郑公,那臣其实也不适合用之为官。”
“元辅说的自然有理。”
“就如同黄河时常泛滥,就不再用黄河之水,而只用长江之水。”
“朕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但朕说句实话,元辅忠心或足,但元辅一职,也未仅仅是忠就够了,若要做真正称职的元辅,卿差的远矣!”
“执政中枢,须得详察利弊是非,须得有所主张,还要能扫尾善后,敢担当不能担当之事,而不仅仅是会荐举一两个可用的老臣就行!”
朱慈烺这时点首说了起来,且目光深邃地盯向了范景文。
范景文听后,沉默半晌,道:“陛下说的是,臣非辅弼之材!”
朱慈烺则笑了起来:“无人生来就是执政辅弼之材,如同朕也非生来变是贤君明主!皆需日益学习,元辅断不可因此就要撂挑子,辞官不干,大明到现在这个地步,皆不是你我君臣可以任性的时候,朕不能辞,卿亦不能辞。”
“臣明白!臣举家随陛下南迁这里,便是为陛下恢复社稷一统,除非陛下嫌臣老迈昏聩,主动罢黜臣,臣不敢辞也!”
范景文也说了起来。
“如此,朕心甚慰!你我君臣且等马士英的捷报吧!”
“另外,准卿所奏,给他郑三俊一个机会,起复他为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