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名存实亡的衙门(2 / 2)
海瑞这头面露愧色,不由道,“督粮衙门清贫,让诸位见笑了。”
“海公,我前几日才去过南京都察院,那边配的可是产自云南的上好古树秋茶,督粮衙门按理说也算在都察院底下,怎么差距会这么大呢?”
海瑞听了李旦的话,随即苦笑了一声:“原本督粮衙门确实归在都察院底下,可是在隆庆四年的时候,朝廷特意将南京督粮衙门归到了南京户部的管辖之下。”
“衙门的经费来源本是由都察院预算分配而来,可划到户部以后,县里面的田赋运支根本过不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明朝的税收制度运行。
这个时代的税收分两种,一种是诸色课程,一种是田赋,其中诸色课程与此关系不大,暂且按下不表,这里主要说说田赋。
田赋就是人口税和土地税,这一部分税是所有的人都要交的,无论是平头老百姓也好,乡绅土豪也罢,都得按照鱼鳞册来老实交税,其中以粮食、棉布为主,掺杂着少量银钱。
这部分钱粮物资由里甲收齐后各自押解至指定的地方。优先用以解决本地府县衙门的俸禄与开支、本地卫所的军饷,盈余的部分地方上会些许留存,剩余上缴国库。
而上缴国库的部分,当然不可能是全国都将钱粮都运往北京,再由北京分配到各地,那样的话路上消耗也太巨大了。
所以中央户部的处理方法大多是账面上计算好然后就近支援。
就拿眼下这个督粮衙门为例,海瑞的督粮衙门原本属于都察院下辖,都察院自然要将督粮衙门的开支做入预算,其衙门的开支也是由都察院直接下拨。
而现在督粮衙门被拿了出来放到了户部,户部作为管钱的钱袋子,底下管了数不清的衙门,所以大多是一视同仁,做好帐以后直接将地方田赋解运到衙门。
在此,就必须提一句惯性带来的力量。
都察院将督粮衙门拿出来,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会主动减少自己的预算,而到了户部底下的督粮衙门,它的预算开支则必须新增一笔,这笔钱就又压到了地方衙门上,地方衙门自然是不愿意承担。
毕竟县里田赋就那么多,凭空多出来一个衙门压到了县里的头上,就意味着县太爷又得节衣缩食了,如此一来自然是触及到了县里的利益。
县里不会抗命不出这笔钱,但在惯性的作用下,这笔钱县里能出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若是县里支持的衙门是强力衙门也就算了,或许县太爷会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苦一苦百姓把这个衙门的开支补齐。
可若是没什么权力的清水衙门,那通常县里只会应付了事,极尽推脱之能事。
而督粮衙门正是一个清水衙门。
其所管理的预备仓在这个年代早已糜烂不堪,因为没有获利手段,大部分的预备仓都是只出不进的铁公鸡,也就是南京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所以朝廷才勉强维持着预备仓的存续,在地方上预备仓早就已经名存实亡。
话说到这里,似乎问题已经很明显了。
因为制度上的缺失与官员道德的败坏,以至于许多类似预备仓这样的功能性设施都陆续凋敝。
譬如县里的养济院,县学,马场等等。
但实际上,这里面的问题远远不止制度上与官员道德上。
“海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田赋无法支撑诸多衙门的开支,有一个原因就出在田赋本身?”
“自打洪武年到现在,大明朝已是历时百年有余,可所征田赋以及册中所写田亩却越来越少,难道这百年经营的大明朝,还不如当年蒙元犁地后的战乱年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