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横断通途是千载之功?(2 / 2)
穆福山继续说着,台下的学生大气不出,就怕听漏一个字。
“历史的浪潮从来都是大船推动小船,在大局面前,个人的渺小,少数的牺牲,短暂的骂名,并不能决定什么。而是要看它对于整个历史有什么影响,起到什么作用?”
穆福山的目光在各个同学身上扫过,最后停留在往生人处的位置,似乎这句话是着重给他们听的。
“还是有聪明人的。”张狂旁边的小男生又说话了,每次只说一句,让张狂都觉得“高深莫测”。
往生人,不可以常理度之。说不得,灵魂人格是个千年前的老妖怪呢!
“金魁大将军白落横斩通途,奠定了大风国的立世之基,虽使南北人民百年间几无联系,但是八百年之久的太平盛世不是假的啊。”
“诸位同学是现代人,所以你们总以为统一是大势所趋,太平盛世是历史的常态。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前人努力过,牺牲过,统一和平就真的会无缘无故到来吗?”
“分裂,内战不休,内耗严重,外夷入侵无所抵挡!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做到统一的王者,我们上华的传承和历史早就湮灭于岁月了,哪里还有现在的时代,哪里还有现在的诸位?所以我们应该对那些结束乱世的胜利者抱以敬意,他们是得到了江山和权力,但他们更是保全了我们民族的火种!”
“他们该得到我们的敬仰和称赞!历史是公平的。”
“……”
穆福山的讲话随着课程的行进,语气也越来越重,敲击着台下众人的心灵。
同学们都不说话了,果然先前的观点还是太短视了,历史果真是一个大学问。
此刻,文院传授历史的目的也达到了,让这些未来的栋梁们由基本的学习记忆历史到自己思考怀疑历史,完成这种转变,这样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不盲目,不顺服。
“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同学有没有听过一首诗。”穆福山再次开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天堑若无金将断,谁念故园长安道。”
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游历黄龙江通途遗迹,看到了前朝战场留下的残兵,认出来那是当年斩断通途,断绝南北两岸联系的金魁将的军营配置。突发奇想,如果当年不斩断通途这座桥梁,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大风国,天下百姓仍然忍受战火纷争,是不是就没人记得那个繁华的长安街道了呢?
长安,大风国都城,以繁华着称,长安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大同。
“这句诗的作者是端木皇朝时期礼唐年间的诗人牧杜,他是个擅长纪实的诗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去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这里便不加以过多说明。”
穆福山的话语传来,张狂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转折,还有这首诗句,太有才了,竟把千古骂名转化为不世功绩。
数十万民夫心血毁之一炬,南北来往断绝百年,这是骂名,无可厚非。
和平盛世的到来仰仗一断,以己身承负千载骂名换来万亿百姓的安乐一笑,这是功绩,不可磨灭。
此时张狂也认可了前世金魁将的做法,这是怎样的觉悟,怎样的使命,怎样的责任?
相比自己,张狂一度怀疑,自己会是这么伟大的人转世吗?
人家通天彻地,青史留名,有背负,有担当。
反观自己,畏畏缩缩,害怕出头。
该不会是,自己其实根本就是个小兵,目睹了金魁大将的英姿,从而有了记忆?
不对,武学不是假的?
这个猜测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这样看来也挺好,至少张狂这样认为。
他可不想背起英雄战神的包袱,白白舍生取义。
前世与自己根本就非同一人嘛!
索性不去想了,张狂只管做好自己就行。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转眼到了结束的节点。
穆福山发话了。
“好了,同学们,时间就要到了!最后再送大家一句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