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治内(2 / 2)
待所有人准备完毕之后,袁术第一个带领众人走入,紧接着就是三公,然后就是丁羽,在御史中丞后面的则是九卿和诸将官,然后就是丞相的副手,御史大夫的副手,御史中丞,带领九卿副手进入皇宫朝门。
百官入朝门时,必须拱手端行,威仪整肃,不许私下与人客套寒暄与行礼,不准喧哗、吐痰以及一切不敬行为。入朝后,皇帝升座以后,任何人不得出声、谈笑、指指点点、东张西望,百官严格按照左文右武的规矩站立。
百官自金水桥之后,便要开始正式进入大朝会的场地,待到所有人站立完毕后,天子在御座上,身旁内官(太监)开始向百官发令:
“贺!”
“参见陛下!”
“拜!(太监喊得)”
百官在一声拜的大喝下,开始行朝见天子之礼,拱手朝向天子稽首。
“拜!”
再稽首
“拜!”
三稽首!
“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次是稽首之后叩拜,大朝会事,百官面见天子必须行臣下见君长之礼,为稽首,顿首五拜。意思是先拜手稽首,再四拜一叩头成礼。
“陛下言:诸卿平身”
“谢陛下!”
所有人起身,起身不能扶地,只能扶自己的膝盖,还不许弄皱衣服,否则是大不敬。
所有官员身穿朝服,头顶进贤冠,手持笏板。
不过相比较其他人,袁术手中的笏板是特制的玉笏板,其他一品到五品世象牙笏板,五品以下不能进殿,进贤冠也是不一样的,三品以上为三梁进贤冠,三品一下五品以上是两梁,五品以下是一梁。
进贤冠,是古代汉族冠饰之一,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明代改称梁冠。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通常以铁丝、细纱为材料,冠上缀梁,以梁的多少区别等级,常见有一梁、二梁、三梁数种,以三梁为贵。冠的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戴时加于巾帻之上。此冠在两汉时期较为常见,汉代以后历代相袭。自晋代起,皇帝也戴五梁进贤冠。元代以后曾一度用于侍仪舍人,清代以后其制被废。
袁术的嘛,自然是丁羽给他准备的五梁进贤冠,以表示和其他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