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摊上了,咋办(1 / 2)
“妈,别哭了。哭啥呀,老太太一直都那样儿,哭有用她不早好了……”
后院儿二叔家,海珊把手绢递给林二婶,劝着她妈。
孩子脸绷得紧紧的,眼睛里有愤怒。
“就是,别哭了。哭她也看不着,自己吃气,还伤身子。咱俩都得想开点儿,气坏了,又疼不着她,还得咱自己受着。你看我,做下一身的病,落下什么好了?自己日子自己过,全当听不见了。”
贾敏也劝着。
又指挥海红,“去烧点热水,给你二婶投个热毛巾来擦擦脸。她二婶儿,快别哭了,大过年的,哭啥。咱得好吃好喝的,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不能趁了她的意……”
这话说得,不是孝顺晚辈该说的话。
黛玉心里很清楚这一点,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不是正确的教导。
可再想想老太太那个作派,能对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贾敏和林二婶再有什么要求呢?
口不出恶言,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再好的教养,也得分遇上什么人。
海红带着海橙去厨房生火烧水了。
三个小的在屋子里陪着。
海珊上炕跪坐在林二婶的身边,一会儿给擦擦眼泪,一会儿给拍着后背顺气儿,一会儿给揉揉肩的。
把林二婶哄得,放着她哭得更停不下来。
贾敏看着她们娘俩那个样儿,心里也说不上是个啥滋味儿。
黛玉看贾敏那要哭不哭的表情,心里叹气,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劝。
她活了两辈子,看过的所有书里,都没有教她面对这样的长辈,亲祖母,该怎么处理?
唯一能找到的结论,就是由着她吧。
可这么由着她,凭啥呢?
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她非常的不喜欢。
三姐海燕在边上劝着,“妈,二婶儿,往好处看吧。别总想闹心的事儿了,想想好的。电视剧里不是都说了,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嘛。我们大了,肯定孝顺你们。不会让你们像高岗屯那二姥爷似的……”
她这说着,前头一句,后头一句的。
可偏偏的,这话贾敏和林二婶真听进去了。
海燕说的高岗屯二姥爷,年轻的时候兄弟姐妹几个,父母最偏心他,那么困难的年代,什么都可着他,老两口也一心指着他养老送终。
可等他结婚有了家,两口子不孝,对父母不好。大冬天的把俩老人撵到外面去,要不是大儿子发现得及时,只把手指脚指冻掉了几个,可能命都没了。
后来老大两口子就养着老人,日子难得全公社都有名。孩子多,老人整天的作天作地,老大媳妇还是残疾,行动不便,那日子,别提了。
反过来老二家,三儿一女,种着老两口的地,老二还有手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谁看了不说好人没好报,丧良心的吃香喝辣?
后来,孩子们都大了,老大家也给两老都送了终。人家那孩子当兵去的,刚可以出去打工的,就被穷逼的出去找活路。闺女当时看着嫁得不好,但是女婿肯干的。各个日子都过起来了。
孩子们还一个比一个孝顺,把老两口接到城里,几个孩子抢着养。
老二家呢?仨儿子,一个出去当兵了,退伍分到城里的单位,娶了领导家的闺女,几年都不回家。剩下俩儿子在村里,没一个养老人的。
两口子全出意外,女的好好的走路上,大晴天的天上打个雷把路边林带的树劈断了刚好砸她头上,当场就砸死了。男的秋收往粮库送公粮,当车给挤掉了七根手指。
没了自理能力,俩儿子谁都不要。儿媳妇把门锁得死死的,拿钱了,就开门让吃顿饭,没钱了立马赶出去。
进城找城里的儿子,连面儿都没见上,一路讨饭回的老家。
别提多惨了。
可就是没人同情他。
村里的老人,看见一回,骂一回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