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林家的第一桶金(2 / 2)
小妹妹这么出息,成名人了,出尽风头。
仨姐姐能不眼气吗?
眼气咋办呢?
学呗,姐几个也是头一次意识好,学习特别好的话,也能成为“大明星”,给爸妈挣脸。
学吧。
家里的学习气氛,都不一样了。
本来林大力两口子就从来没操心过孩子学习。
这会儿,更不用了。
都比着学呢。
连海珊,每天下学,就到前院,先把作业写完,再回后院儿。
开春儿,雪化了之后,就要开始准备新一年的耕种。
主要是钱啦。
这个今年林家不用愁了。
要种地之前,揣上钱去县里把种子化肥农药一买,就行。
杂粮收了一个月,附近村里的都收得差不多,再要收得往远处走,马车当天打不了来回,林大力就不怎么往出走了。
“今年豆子收得不少,咱几家做大酱都够了,还用不了。要不咱买个磨面机,做豆腐?一天做一板儿,绑在自行车后座子上,我骑着就能卖。还能走远儿点,顺道谁家有杂粮,也不耽误收。”
两口子又在夜里商量过日子的计划。
贾敏过了一会儿才接林大力这个话,“我原来寻思着,等七月份卖了头茬蒜和毛葱,再凑凑钱,给你买个摩托车,骑着那个方便,还少遭点罪。少来少去的粮食也能拉。有大份儿的,再赶车去取。”
林大力声音里带了笑,“咱要是辛苦点儿,多卖点儿豆腐,到秋再卖了秋菜,赶到冬里也能买上摩托了。”
贾敏咬咬牙,“行,那就做。干活又累不死人。”
两口子也是说干就干,晚上商量好了。
早起孩子们吃了饭上学之后,赶上马车就往县城去,下午回来就买了个小粉碎机,花了一千多块。
连带着做豆腐要用的包布、豆腐板啥的,都置办回来,进屋就下锅里烧水煮着。
小玉二叔就懂电,平常也是靠着做电工零活儿挣外块的。
磨面机买回来,林大力到后院喊人,二叔就过来帮着往仓房扯电线,安电源。
豆子是早起就泡上的,当天晚上就先试了一把。
生浆子磨出来,在锅里煮成了熟浆子,姐几个头回喝上了豆浆。
黛玉嫌弃豆腥气味儿太重,不爱喝。到底磨着大姐海红,给拿了糖罐子,放了一点白糖才肯喝。
家里那半罐子白糖,可是一年的用量,平时哪舍得吃呀。
这家伙,喝豆浆还得放糖, 把贾敏给心疼得不行,想骂两句吧,寻思着隔壁冯老师跟她念叨了好几回,孩子学习用脑,平时多给补补,别累坏了。
这么想着,吃点儿糖就吃点儿糖吧,咬着牙认了,不耽误考大学就行。
她也没那么多闲功夫管,还得去点豆腐呢。
不得不说,贾敏确实是个干活儿人,脑子好,手巧,心也灵透。
点那豆腐,头一盆点嫩了,第二盆点老了。第三回,就刚刚好了。
试嘛,肯定不会多做,就是一小盆一小盆的试。
嫩豆腐,给孩子们加餐了。撕上屋里花盆种的小葱,拿大酱一拌,很好吃的。他们两口子也一人吃了两碗。
老豆腐自家留着吃,才开春,温度不高,豆腐放仓房里两三天也坏不了。
成功的那一盆,切成四块。给后院二叔家送一块,给林爷爷家送一块,给俩舅舅家一家一块,刚刚好。
喝了豆浆,又吃了小葱拌豆腐,睡前躺在被窝里,打嗝都是豆子味儿的黛玉,迷迷糊糊的时候,还想呢,书上说,多吃豆子能长个儿,她们姐几个个子都随妈,要是再长高,那不成柱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