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流放者的爱情03(2 / 2)
三姐妹眼中尽是落寞,都担心自家的孩子,章倩最为忧心那个刚出生的女儿,也不知这几年受没受磋磨,那么小的孩子,也不知能不能长成。
章牧心里也不好受,想来,他那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应该早已嫁作他妇,微微摇头,世态炎凉自己不是早就知道了,只是看着三个姐姐,终究是受章家拖累。
来接老太太一家的,是她娘家的二管家,被赐名钱顺,进京这一路上,钱顺打点的事事妥帖,曾经流放是走了三个多月的路程,这次雇了马车,约莫一个多月便回到了京城,看到城门口的那一刻,不论是老太太还是章家姐妹都落下泪来。
“奶奶,别伤心,以后,孙儿肯定让你过上好日子。”郑昔年搂住老太太的胳膊,劝慰道。
“是啊,老太太,这都回京了,往后的日子,必定是越来越好的。”娇娘也在旁劝道。
可采和郑媥则坐在一旁,郑媥手里捏着一个在路上集市买的小兔子,心里忐忑不安的看着众人,她在郑家有些不上不下,幸而老太太和娇娘都不是什么坏心肠的人,虽然对待她与可采还是有些区别,可是从没有打压过,她喜欢刺绣,老太太还专门让娘家送了不少绣线过来,便是让她练习所用。
“别担心,奶奶不是说了么,咱们刚回来先住在钱家,等她的陪嫁宅子打理好,咱们就搬回自己那住,不会让咱们寄人篱下的。”可采笑道,其实,若是只有郑媥一个女孩子,老太太还真有可能住在娘家,这样也能得娘家人庇护,可是,有了昔年便完全不同了,男孩子岂能在人家屋檐下讨生活,老太太自然要回自己的宅子居住。
“我知道的,只是感觉去到陌生的地方,心里总有些不安。”郑媥细声细气道。
可采拍了拍她握着兔子的手道:“没关系,我们这些年,一直受堂伯父一家的照顾,想来,他们一家必定也是慈善的,再说,还有奶奶在呢!”
到了城门口,章家姐弟便与他们分道扬镳,他们准备寻回忠仆,便去章琳的庄子上居住,老太太则带着可采等人去往钱府。
钱府并不在内城中,只在一片富户居住的方向,马车停下后,便听钱顺与门房打招呼,便有小厮跑去通传,老太太带着众人被人领着去了迎客的花厅。
“姑母,您老可算是回来了。”下人刚给上了茶水,就见一个微胖的中年人跑了进来,一看到老太太便红了眼眶道。
“信哥儿,让你担心了。”老太太被那来人一把抱住,拍了拍他后背,道。
钱信自小便丧母,在继母手中过日子不易,多亏了老太太伸手护他,这才让他继承了父亲的皇商之位,只是没想到,老太太竟然还没来得及享福多久,便死了儿子,还被流放荒凉之地,钱信是日日担心。
“那个女人呢?”老太太左右看了看,并未看到人,问道。
“两年前就过世了,我掌家也没亏待她,不过是心里郁结,便去了。”钱信自然知道,姑母问的死自己那继母,笑着道。
“她那两个儿子呢?还在铺里帮忙?”老太太听闻那女人的死讯,心里一阵畅快。
“自她过世,自然便分了家,给了他们三成,算是全了兄弟之谊,以后便各自过各自的。”钱信将老太太扶着坐下道。
“你母亲就是太心善,那种女人,也敢领到你那父亲面前,结果受苦的就是自己孩子,幸好你父亲和那女人都是短命的,要不,你能落得什么好,现在好了,钱家也算是缓过劲来了,你就好好的打理好产业便好。”老太太自小便得嫂子照顾,连出嫁都是嫂子给帮着置办的,侄子对自己也孝顺,想到自己那可怜的儿子,老太太的心情又有些落寞。
“不说这些了,我自从听到大赦的消息,便将姑母以前住的院子给重新整理了一番,您一会儿瞧瞧,有什么不妥当的,便与侄儿说,或是寻您侄媳妇也一样的。”钱信看了看娇娘和三个孩子,老太太忙给他介绍了一番,钱信一人给了块玉佩,只是昔年和可采的玉佩是一对的。
“你媳妇儿和孩子呢?”老太太疑惑的问道,自家这侄媳妇向来是个会来事的,怎么可能自己已经到了,竟然也不出来迎一迎。
钱信歉意道:“这几日都不敢出门,就等着姑母回来,可今日一早,她娘家来说,她父亲身体有些好,让带着孩子回去看看,这不,只能回了趟娘家,我已经派人通知了,等会子估计就要回来了。”
“既然是亲家公身体不好,便不要急着催人回来,我这回京一时也不离开,见面的时间长着呢!”老太太不在意的摆摆手。
待到下午,钱信媳妇带着孩子回来,晚上大家一起吃了顿团圆饭,钱信如今有一妻一妾,孕有两个男孩三个女孩,两个男孩都是正妻董氏说出。
“姑母能回来,老爷总算不用日日担心,如今咱们一家子齐齐整整在一起,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董氏还是老太太给挑的,虽是小富之家,可人明艳大气,处事磊落。
“我这刚到京城,以前的宅子也需要归整归整,待那边安置好,还是要搬出去的。”老太太道。
钱信闻言,有些急道:“这如何使得,姑母只管住下便是,家中已无长辈,侄儿可是将姑母看做自家母亲一般,怎么能搬出去住呢!”
“你莫急,都多大岁数了,性子还这般急躁,”老太太瞪了他一眼,继续道:“若是昔可和媥儿也就罢了,只是,如今昔年岁数渐大,我准备送他去书院继续读书,以后交朋识友的,总归是要与人交际,哪里能住在钱家,对他也不好,再说,我不住在钱府,难道你便不孝顺我了么?”
钱信被说的有些讪讪的,倒是董氏向来乖觉,闻言,立刻道:“姑母不论住在哪,咱们小辈哪有不孝顺的道理,”她看了眼自己两儿子,问道:“姑母,您准备让昔年去哪家书院就读?”
“咱们京城最好的书院是鹿鹤书院,先让他试试能不能考入,若是不行,便再去白鹭书院问问。”老太太心里早有盘算,自家儿子曾经就非常推崇鹿鹤书院,他自己是未考过,只能就读白鹭书院。
“我家那两个小的也在白鹭书院,昔年这般聪慧,确实该去鹿鹤书院试试。”董氏虽不太信郑昔年能考上鹿鹤书院,可嘴上却依旧捧道。
“再过两个月,便是鹿鹤书院招生的日子,到时候,侄儿陪着昔年去,姑母放心吧!依着昔年的资质,说不定真能行。”钱信是知道,昔年这些年读了多少书,有不少书还是自己亲自去置办的,才这么小小的年纪,想来错不了。
董氏又看向可采两姐妹,问道:“姑母,昔可和媥儿这年纪也渐大,京城有女院,要不要去读上几年,将来嫁人,也有些颜面。”
“这样自然好,只是,女院我可不熟,到时辛苦侄媳妇儿帮着打点一二。”老太太沉思片刻后道。
“哪里需要跟我客气,这不是应当应分的事儿嘛!您放心,一切交给我便是。”董氏笑着揽下了可采二人读书的事情。
可采兄妹三人和钱家几个孩子一桌,也交流的非常顺畅,只是三个庶女性子实在内向了些,郑媥倒是和她们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