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公司合伙人(2)(1 / 2)
客人买了大瓶饮料,要么抱在怀里,要么从柜台拿塑料提手,自己摁在瓶口上,方便提着走。
勤快一些的店铺老板,则是提前自己动手,把塑料提手提前装上。
宅男文化的兴起,使得市面上大瓶饮料的种类越来越多。
全国各地有这么多饮料品牌,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商机。
杨致远有技术,原主有资金,对两人来说,这本是一桩不错合作机会。
但原主内心是有所犹豫的。
经济危机之前,做进出口生意的他,见到了数不清的大小工厂无序发展。
朋友,同学,亲戚合伙创业的事情屡见不鲜。
尽管创业的多,但能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的钱和时间都打了水漂。
即使是原主自己,他也是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比别人运气好一些罢了。
运气之外,更是选择大于努力。
他当时入行的那个公司,所做的产品是属于新兴行业,蓬勃发展。
他细细想来,如果他毕业后进入别的行业,未必能快速致富。
毕竟,每年全国各地高校外国语学校毕业的人很多。
就拿他大学同班同学来说,做的产品种类五花八门,大部分人最后拿的都是提成工资。
真正创业成功的只有他一个人。
他见到了太多因创业失败,好友,亲戚反目成仇的例子。
原主虽然对提手机这个商业机会很心动,但是他不懂技术业务。
思考了几天之后,原主向杨致远表示,合伙就算了。
原主可以借给杨致远一百万,成不成那是他的事。
杨致远当然不愿意,毕竟创业谁敢保证一定会成功。
万一失败,他会背负上巨额的债务。
除此之外,他也清楚原主的销售能力很强,人脉又广。
他希望机器研发成功之后,原主能去工厂推销。
经过多次商议之后,看着杨致远如此真诚,原主觉得信得过,两个终于觉得合伙创业。
新成立的公司,杨致远占了50%的股份,由于有别的投资人,华清只占了30%。
虽然有图纸,一件机器想要从零做出来,并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原主最后投入进去四百多万。
由于时间拖的实在太长,别的小股东最后退出了合作。
原主和杨致远最后两人各占一半的股份。
两年之后,产品终于定型,一个人在外面跑业务,一个人在家里管理工厂。
期间,做为华清副手的叶小蝶一直提醒原主,不要老是在外地跑业务,要小心注意杨致远的动向。
原主倒没过多在意,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杨致远看起来人也比较坦诚。
公司在发展阶段,原主不想产生太多不愉快。
他认为自己和杨致远应该会成为特例,毕竟公司在向好发展,自己又占了一半股份,即使杨致远想坑自己能坑到哪去?
然而,这个世界上,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
事实证明,在钱面前,很多人可以共苦,却难以同甘。
随着产品定型之后,杨致远也四处出差调试机器,这大部分都是原主已谈妥的相对来说较大的客户。
有一天,原主猛然发现,有个客户在购买了一条产线之后,觉得满意,后面再次购买几条提手机生产线,签的合同公司名称却是另外一家。
直到此时,原主才发现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