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脑白质改变,海马受损。(2 / 2)
腰穿: 压力 205 mmH2O。脑脊液生化: 蛋白0.41g/L(0.08 ~ 0.32);葡萄糖3.52mmol/L( 2.50 ~ 4.50 ) ; 氯 122.1 mmol/L ( 120.00 ~ 132.00) 脑脊液常规: 总细胞 3×10^6 /L; 有核细胞总数 3×10^6 /L; 白细胞 2×10^6 /L; 蛋白质定性: 弱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副肿瘤相关脑炎抗体未见异常。
常规核磁共振没有显示出一致的宏观损伤。
但基于体素的形态计量学分析 3DT1 序列,表明患者的下丘脑、额颞皮质、扣带回、海马均存在改变。
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中,各向异性分数(FA)减低反映神经纤维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表观/平均扩散系数(ADC/MD)升高反映了神经元的微观改变。
发现患者眶额区、前扣带 MD 增加、FA 减低,下丘脑、中脑及腹侧被盖区MD增加,这些提示患者的白质发生改变,且眶额区改变可能影响NC患者处理奖赏信息。
顾风梳理起脑海里学过的知识。
海马 CA1 区的萎缩程度与日间嗜睡时间和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相关,CA1 区萎缩可通过破坏海马–前额叶皮质的连接,影响患者的执行功能,日间嗜睡也可能会影响认知。
海马受损局限于以连接记忆和情感体验为主的前海马,导致前海马向杏仁核和前额叶输出异常,当面对强烈情绪刺激时维持肌张力的脑干通路受到影响,可能引起猝倒发作。
这些应该才是产生相应症状的根本原因。
李坦满怀希冀的看着病床旁边拿着纸质报告的顾风。
“顾医生,现在可以确诊了吗?”
顾风肯定的点了点头。
“结果跟预料的差不多,确诊是经典发作性睡病( NT1)。”
李坦吐出了一口浊气,还好结果没有更坏。
他看向顾风,“顾医生,快给我上药吧,最好的最贵的全给我上了。”
顾风笑了笑,最好的最贵的药未必是最合适的。
“关于治疗方案,因为你有知情的权利,而且你家属没在这里。那我就直接跟你沟通了。”
要是在平时,以李坦的风格绝对会厚着脸皮调侃,倚靠在门口看热闹的萧千雪就是他家属。
但此刻全然没有了这些兴趣。
只是急切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顾风先是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述。
“关于经典发作性睡病( NT1)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不同的症状用药是不同的,并且大夏和海外的推荐用药有一定差异。
你现在主要有三个问题:1.日间过度思睡(EDS);2.猝倒;3.睡眠瘫痪。我会从这三个方面一一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