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为商之道!(1 / 2)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余大郎早有扩展麾下,商业版图的想法。
转移牛家村百姓的注意力,只不过是顺手为之。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以儒道之法经商,儒家之进取,道家之自然。
凡事过犹不及,顺势而为,万不可以逆潮流时势而轻举妄动。
从表面看起来,牛家村蒸蒸日上。
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牛家村位于大乾边陲,地广人稀。
地域与人口,限制了未来的发展……
余大郎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确实带起了一波节奏。
可周遭百姓手中钱财有定数,若无外来财源,皆是在坐吃山空。
倘若它日余记麾下商铺,特色的经营之道与摘星楼,被他人效仿。
繁荣的牛家村定会一落千丈,恢复至以往的窘迫境地!
有人言:想要富,先修路。
余大郎所做第三件事情,便是修一条拥有千里之遥,直达塞外荒城的道路。
日前塞外胡人兴兵来犯,双方互市自然而然便断了……
马家镇的衰落,亦有缺失胡商的缘故!
如今,大乾朝内部暗潮汹涌,无人关心边贸之事。
若想修通此路,非余大郎莫属!
草原之上,近乎无成本的牲畜,可以为牛家村注入新的生机。
周遭百姓亦能将布匹粮食以及一些草原之上紧俏物资高价卖出。
自从余府停止扩张之后。
闲下来的老张头以及老李头感慨良多,天天怀念过去的日子!
那段时日,吃的好,睡得好,还能领取一百文的酬金。
一月下来,不知令多少百姓眼红……
余府停工以后,二人麾下的近千名工人,又回到田地里刨食。
秋收之后,不少工人,天天上门询问两个小老头,余府有无活计!
老张头与老李头面面相觑,神情略显落寞,相顾无言。
他们也时常前往余府,询问此事。
可惜,余大郎如今深居简出,来访客人,根本见不到其真容。
直到余府李管事登门拜访,两个小老头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他们第一个仁务,需要修建一条四通八达的青石小路。
将牛家村附近十里八村串接起来。
然后,在修建一条一丈三尺宽,直通塞外千里之遥的道路。
此路,十里修一亭,五十里建一余记客栈!
泥瓦匠老张头与木匠老李头闻言情难自已,喜上眉梢。
这会可是接了一个,旷日费时的大工程啊!
二人恭敬地,将财神爷李管事送走之后。
分头行动,火急火燎地召集周遭百姓……
为了加快修路的进度,余大郎特意嘱咐桃精柳怪兄弟二人。
为工匠们运送切割好的青石板,以及修建客栈凉亭所需的木材!
他本想直接吩咐桃精柳怪兄弟二人,施展法术修缮道路。
可事后想想,还是作罢……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近段时日,余府内灭门所获的银钱粮草,堆积如山,留之无用。
恰好他又听闻,老张头与老李头时常提着礼物,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