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一树梨花落晚风(1 / 2)
一封是给白妙音的,送信的锦衣卫多次表示这是洛晚风送来的,绝对没有人看过。
内容白妙音已经猜到了,那就是洛晚风生下了个孩子,母女平安。
还带上了一张宝宝的画像,想问问白妙音该取什么名字好,甚至还问白妙音孩子是姓吴还是姓洛。
简直就是提刀问罪,送信的人还顺便说了关山的近况。
这种事当然保密不了,本来只是朝中政要才知道吴王渡和洛晚风早已成亲。
因为孩子的出生,变成了全关山的新闻。
但却无人庆贺,甚至百姓聊起来都是一脸复杂,因为他们本来听到的消息是吴王渡叛逃了。
不仅叛逃还带走了关山的各种火炮之类的铸造之法,北苗还截杀了锦衣卫。
但就在几个月前,舰队全灭之后,洛国主又对外声称吴王渡不是叛逃。
火炮铸造之法也是关山赠予,锦衣卫是被中州截杀。
两国世代盟好,绝无间隙。甚至还派了五万大军万里援苗。
洛国主做这种解释也是因为现在关山必须和北苗站在一起。
因为靖人那场埋伏不止是死了几万士卒,灭了舰队。
还彻底改变了战场形势,最直观的就是虎贲中卫不在的日子里,越国公每天都要当着关山使臣的面大骂吴王渡。
以及虎贲中卫往区区一个黄石城上,倾斜的那些炮弹。
那些炮弹要是省下来,最少能杀伤十万中州禁军。
而秋凉之后,关山就要再次面对泰山压顶的中州,洛国主就是再牙痒痒,也得替吴王渡洗清罪名,重新和北苗并肩作战。
而另一封信则是洛晚风给吴王渡的,白妙音很想打开,但还是忍了下来,反正吴王渡多半会当着面给白妙音看。
白妙音找到吴王渡时,吴王渡还在和玻璃厂的工人商量着有没有什么廉价染料,好以后量产瓷器,赚鄂图曼的钱。
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后,吴王渡愣住了,挥退下人后,颇有些忐忑的打开了信封,里边足足有十几张信纸。
吴王渡一张张的读,却始终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笑。
看到白妙音抓耳挠腮的表情后,便示意一起看。
洛晚风在信里一点没提孩子的事,反而遣词造句有些正式。
上来就先问了洛晚风一直有敌意的欣儿,问欣儿想不想家,在北苗过的怎么样,实则是想问欣儿有没有把吴王渡照顾好。
又问之前吴府里的郎中怎么样,是跟在吴王渡的身边,还是去了吴枫那里,还叮嘱说南苗比北苗的开化程度还要低,要让南征大军注意瘴气毒泉蛇虫叮咬。
接着从市场上布匹丝绸的价格,稻谷收成,肉食鱼鲜,几乎问了个遍,明明是黑吴王渡写的信,却一直没问吴王渡一句话,但又每句话都能看出对吴王渡的关心。
一直到最后,还说看出了北苗和中州的交易只是被逼无奈的权宜之计。
让白妙音安心,她会在关山给其他朝臣说北苗的难处,也会让边军多多提防。
反正那些火炮早晚会让中州学了去,隼炮这种笨重玩意只会成为中州巨大的负担。
白妙音本来不明白洛晚风问她孩子的事是什么用意,但看完这封信后明白了。
洛晚风是想问白妙音,你是想独占吴王渡,还是愿意和她分享。
是想让吴王渡一辈子留在北苗,还是将来局势稳定后任其自去。
白妙音于是把洛晚风的难处和孩子的事一一道出,吴王渡也终于明白那时候洛晚风是有多么委屈,却还是放自己离开。
同时也觉得转瞬之间老了许多,竟然都有女儿了,但自己才22岁啊。
“师弟,你想给我小侄女起什么名字啊?”
“我们和中州做的这些交易,一定让晚风费劲了口舌吧,一个小姑娘家天天被人指指点点,怀胎十月我这个丈夫竟然一天都没陪着。”
“那就和中州撕破脸吧。”
“北苗现在除了舰炮已经有三百门火炮了,再让军械司赶制一批,十一月之前给你凑够五百门。”
“带上克烈人和我的近卫军,再加上两卫步兵一路从白玲杀回去吧。”
“无论是中州还是羌人白玲什么的,都肯定想不到你会放着羌地不打。”
“现在白玲国因为争夺大位已经割据成三片了,虽然因为我们在一边,他们还没打起来,但这就是最好的战机啊。”
白妙音说出的计策,吴王渡想都没想过。
要是按照这个计策,白玲一定会被打个措手不及,一路杀穿白玲北上确实有难度,但是往东边杀出一条去菌人国的道路还是能办到的。
然后从漠南漠北的腹地一路回到关山,柳权也终于能衣锦还乡了。
但吴王渡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师姐,原来你还有这种想法,那你肯定也想到了这么做有多大风险。关山只有中州一个敌人,不怕背刺,最多注意下海防。”
“但我们却是在群敌环绕之中啊,而且我也不想这么空着手回去。”
“我想带走十万吨的稻米,让克烈不再为粮食发愁,我想带走百万匹布料和几十船的棉花,让北地百姓不再苦寒。”
“我还想把咱们北苗的经验带去,让关山也富足起来,我更想带着真正的王师,挥师北伐,和关山会师在帝都城下。”
吴王渡没说的是,他最想干的是一统天下,让战乱远离这片土地。
然后带着白妙音和洛晚风一起隐居,再也不问世事。
但吴王渡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了,即便是将来北苗和关山两分天下,和平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吴王渡安静了下来,一个人想着零零碎碎的北苗弊病和未来的出路。
刻意的不再去想远在关山的洛晚风。
人总是这么矛盾,在关山时每天都想着北苗,现在却恨不得飞回去。
哪怕关山已经没了自己的位置。
白妙音识趣的离去,却没让信使空着手回去。
而是自作主张的写下了吴梨花三个字。
白妙音曾听过吴王渡念起一树梨花落晚风,这句像是表白的诗句应该能代表吴王渡的心意吧。
一场场秋雨如期而至,天气一点点转凉。
虽然土地泥泞,八角却依旧带着猎兵营和几十门火炮打下了大片羌地。
羌人最喜欢不同村落之间为了春耕的水源之类争斗不已。
洛国主也曾感叹这些人如果挑那些忠厚的从军,绝对会是一支劲旅。
但这种天赋遇上猎兵营毫无作用。
无论羌人是集结还是分散,坚守还是偷袭,甚至占城派出了象军都只能被当做猎物狩猎。
连绵的秋雨终于停歇,土地也被烘干。
白妙音把每日一言不发,只顾处理政务的吴王渡拉了出来。
拉到了白帝城北边的山里,这片山地里的橡树之类的都被砍伐一空。
用做了附近百姓的房屋和那支耗资巨大的灭国舰队。
本来应该会荒芜,毫无美感的山地里,却在白妙音的要求下留下了银杏树。
黄色的落叶一瞬间就把吴王渡的思绪拉回还在朝歌云梦的日子里。
两人默契的拔出佩刀,转身,走了五步后同时转身。
相承一脉的起手式被摆出,两人像是无比默契的舞者一般,在一片金黄的土地上起舞。
本想让吴王渡放松下精神的白妙音却看到了不和谐的场景。
两个妇女正背着两根夸张的原木,一步步艰难的行走在林间。
原木甚至还是浸湿的,少说也得100斤重。
而且白妙音知道她们不是背到山下就行,而是要一路背到河边,让原木顺流而下。
下游的造船厂再捞起来。
100斤重的原木,背着走二十里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