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见面不相识(1 / 2)
副厂长一家虽然有权有势,但也不是不讲理的。
他们表示,只要沈鸿达家赔偿他们家小女儿两千块钱,这件事他们家就不再追究了。
什么,两千块钱?!
开什么玩笑?
你们家小女儿长得那么胖,一看就很耐摔。
她只是摔了一跤而已,多大点事啊。
赔她个十块八块,让她买点红糖鸡蛋补补身子,就差不多了,哪里用得着赔她两千块钱。
很明显,你们家是在狮子大开口,是在敲诈勒索!
沈鸿达夫妻对副厂长家提出的赔偿方案很不满。
但碍于副厂长家的权势,他们夫妻只敢在心里小声哔哔一下,根本就不敢当面怒斥对方。
最终,沈鸿达夫妻答应赔偿副厂长家一千二百五十块钱,并承诺在三天之内,筹齐赔偿金,给副厂长家送过去。
一千二百五十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沈鸿达夫妻要筹齐这笔钱,就只能动用自家的积蓄了。
直到这时,他们夫妻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家的积蓄不翼而飞。
没有了自家的积蓄,沈鸿达夫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三天之内筹齐赔偿金。
无奈之下,沈鸿达夫妻只好赖账。
赖普通人家的账,那还好说,可是赖副厂长家的账,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不出一个月,沈鸿达夫妻就被人举报了。
这种特殊时期,举报内容是否属实,并不重要。
十年前是这样,十年后也是这样。
十年前,秦淑华被人举报时,尽管举报人拿不出任何像样的证据来,举报内容存在着很多疑点,但她还是因此获罪,沦为劳改犯。
十年后,沈鸿达夫妻被人举报时,尽管举报人拿不出可以证明举报内容属实的铁证,但他们夫妻还是避免不了沦为劳改犯的命运。
考虑到沈鸿达家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允许沈鸿达夫妻把沈思龙一起带上。
就这样,沈鸿达一家三口,被打包送去了大西北的某个劳改农场。
苦熬十年,沈鸿达夫妻终于等到了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他们夫妻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留在农场,农场提供工作岗位;
二、返回原籍,自谋职业。
尽管沈鸿达夫妻早已被江宁一钢给开除了,原籍的工作和住所都已经没了。
但他们夫妻几乎没有任何思索,就做出返回原籍的决定。
原因很简单,他们夫妻已经受够了条件极其艰苦的大西北,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多待。
于是,沈鸿达一家三口收拾收拾,把所有能带走的,都搬上了骡车,准备运回原籍。
值得一提,虽然沈鸿达一家三口在大西北“艰苦奋斗”了十年,可到头来,他们能带走的,不过是一堆类似于废品的杂物。
搁在以前,他们才会不稀罕呢;可是现在,他们稀罕的很。
这不,驾着车出发后不久,他们突然发现,天色好像有点不对,像是要下雨,生怕雨水会把车上的东西淋坏,他们连忙跑回去寻找可以用来遮雨的东西。
很快,他们就从熟人那里要来了一张油布。
沈鸿达一家三口正准备把油布盖在车上,就在这时,细心的孟玉红注意到了自家那个大竹筐,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
皱眉思索了片刻,孟玉红一把掀开了那个大竹筐的盖子。
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女人,抱着膝盖蹲在竹筐里,身上散发着一股令人不适的腐臭味。
“哎哟我去,什么鬼?!”一旁的沈思龙吓了一跳,忍不住大呼小叫。
沈鸿达捏着鼻子,皱着眉头质问道:“喂,你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过去的十年里,同是在大西北,同是失去自由,但沈鸿达一家三口的处境要比沈思玥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