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 第419章 父子之仇,社稷之重,孰轻孰重

第419章 父子之仇,社稷之重,孰轻孰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补天裂  灵宠全是神,你和我说是凡人  穿越:双生修仙录  追妻不易,当然要珍惜  太太,商总他又吃醋了  前朝圣女太嚣张,撩爆帝王倾天下  凡人修仙,开局得奇石  大明:开局义军一弓兵  我能无限附身  别玩了,他们快要散架了! 

如果秦国有了谋害别国君主的前科,那么今后各国的诸侯都会孤立秦国,视秦国为蛮夷。

秦寿的身上将要背负“无信无义”的污名,无论是谁都可以此为借口讨伐秦国。

周王朝也可以秦国无道为由收回赐予秦国的土地,也可以此为借口削除秦国的爵位。

甚至,可以此为借口出兵讨伐秦国。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里的道不仅仅指道德,同样也指道义,是天下诸侯奉行的行事准则。

秦国起于微末,却总能够在微末之中抓住机遇,不是因为秦军的战力当真是天下无敌了,而是因为秦国每一次都抓住了契机,行的是“有道”之举。

伐姜,伐召,伐犬戎,伐楚,行的都是尊王攘夷,保境安民之举。

褒国,庸国就算是出兵助楚,也不曾断绝秦国的退路,更不曾出兵骚扰秦地,行使围秦救楚的计策。

周王姬虽然不满秦国抗命,但她却也不敢号召天下诸侯来讨伐秦国。

只因为秦国高举的是保家卫国,是吊名伐罪,是复仇于楚的旗帜。

只要符合道义,就算是周天子也不能够轻易的讨伐秦国。

故而咸宁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郑重的拱手拜道:“诸夏之国,礼仪之邦,古往今来,从未有过擅杀别国使臣的举动。

君上今日开此先例,便是与诸侯以伐秦之大义,这是不智之举。”

秦寿闻言之后面色阴沉的说道:“杀父之仇,亡子之恨,咸卿这是要让寡人忍气吞声吗?”

咸宁见秦寿面含激愤之色,隐约有发怒之兆,他却是丝毫也不畏惧的说道:“父子之仇,社稷之重,孰轻孰重?”

秦寿的面色阴沉的站起身来,掷地有声的说道:“身为一国之君,若连自己父亲与子嗣的仇都不能报,寡人这秦国之君还有什么道义可言?”

话音落下之后,他直接咬牙切齿的说道:“今日,寡人必诛义渠君。”

咸宁没想到一向睿智的秦寿竟然会如此失智,又想到秦寿这么做对于秦国造成的恶劣后果。

他并没有因为秦寿的暴怒而退缩,依旧站直了自己的身体。

就在他准备继续直言上谏之时,原本默不作身的冢宰径直上前一步道:“臣有一策,或可两全其美。”

他话音落下之时,秦寿与咸宁的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义渠新败,正是士气低落,而秦国新胜,正是士气高涨之时。不如斥退义渠君,再派一路军队北伐义渠,必定可以一战而定。

届时,复仇雪恨,只在君上一念之间。”

他的话音方落,原本陷入狂怒之中的秦寿顿时冷静了下来。

秦国与义渠乃是国仇,他完全可以以国仇的名义发动战争,又何必要如此折辱自己的名声呢!

一念至此之后,秦寿心底暗自懊恼自己竟然因为一时的情绪而冲昏了头脑,同时也对直言上谏的咸宁更多了几分器重。

尤其是对关键时候出言献策的冢宰姜默更加满意了几分。

秦国朝堂之上有这样的忠臣良相,又何愁不能够覆灭区区一个义渠。

于是秦寿当即下令道:“来人,把义渠的使者轰出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三国:嫌我弱?开局被袁绍赶走! 大明:自曝穿越者,老朱心态崩了 1910大帝国:开局就造反 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大明:废我太子?那我撬你后院! 三国之大汉小福星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大明:第一都御史 多重人格的我,被始皇模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