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道家法术(1 / 2)
“伯爷,您今日是否遇到了什么令您十分恼火的大事情?”
“张真人的相面之术果然不凡,本伯这刻意隐去的不愉悦还是逃不过您的法眼。
今日本伯原本想亲自出城去迎接天师入城,就是因为发生了一件琐事而被拖住了。
未能出城远迎尽地主之谊,还请张真人能够海涵!”
朱喜明继续装出一副很轻松惬意的神态,因为他并不想因为香山大案的发生而影响到自己会客时的心情。
让远道而来的天师张真人感觉到自己的不虔诚,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伯爷,这恐怕不是一般的琐事吧?
本山人已经从您的眼中看到了绵绵的杀意,恐怕会有很多人因为您所讲的这件琐事而性命不保。
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山人乞请伯爷能在这件事情上高抬贵手多积善德。
违背天道者,也会迷失自己失去理智。”
张真人说完后便起身向朱喜明抱拳请命,希望自己的话能够让眼前这位年轻的大明枭雄懂得敬畏。
“律法无情但求公正,我虽贵为大明国伯爵但也是不能随意去干涉的。
但张真人既然不远万里来为本伯讲经说法,本伯自会下令特区司法部酌情处置。
案件中被迫裹挟或上指下派的普通人,尽可能不会让他们牵连过甚。
对于律法审判中那些可杀可不杀之人,也会改为以罚代杀和以役代杀,尽可能多的保全一些人性命。
可您讲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本伯却不能苟同,您看这大明国内忧外患中数以千万计的百姓生活在死亡的边缘。
上天却还在不断的降下连连的灾祸,这一切真是让本伯感到迷茫。”
朱喜明此时心中因香山之事而产生的怒火已经有所平缓,便也想听从张真人的劝告少些杀戮。
可他对所有宗教中关于乱世天灾的解释都不能让他解惑,所以就开始有意识的对此展开了追问。
可张真人却并未回答朱喜明提出的这个问题,而是手捧如意继续环顾书房左右。
“伯爷,您身后玄关中的字匾应该是后期才挂上去的吧?
不知您早期在玄关中所书何字?
还有您在十二岁刚刚步入朝堂参与军国大事,您当时心中最想要实现的愿望又是什么?”
张真人并没有继续劝导朱喜明减少杀孽,而是开始关心起了书房玄关中的字匾和朱喜明的初心。
其实他进屋之后就对朱喜明察言观色,运用道家特长的相面术开始了两人之间更深层次的了解。
他也是为了向眼前这位年轻却自命不凡的大明帝国传奇伯爷,显示自己这位大明国道教天师的法术才能。
为之后两人即将要谈论的话题,打下一个可以相互信任的基础。
“真人您这次又说对了,这幅字匾是我到广州后的第二年才写的,只是我这毛笔字写的不太好让真人见笑了。
第一幅字匾是我在赣榆特区建立之初,为勉励自己所书写的《天道酬勤》。
因为我后来又寻找到了更有意义的理想追求,所以就换上了现在这副《再塑华夏》字匾。
至于我当年刚从难民之中进入朝堂面圣时,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可以自保的权力和可以图强的财富,还有可以留名青史的好声誉。
等我再年龄大一些后便又想娶尽这全天下最美丽的女人陪伴在身旁,让她们为我生儿育女传宗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