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准备大婚(1 / 2)
朱喜明因为自己的双腿失去知觉瘫痪,为防止他的这副尊容会影响到广州特区内的人心安定。
所以他并没有亲自参加毕矛康的发丧活动,而是派出已经四岁的长子朱惠政代他为毕矛康哭灵扶棺。
用来表达他对毕矛康陪同自己创业十三年的感激之情,也让广州特区百姓知道朱惠政作为他的嫡子继承者已经开始参与广州特区的政务了。
这也是朱喜明在自己身体落下残疾后,迫不得已作出的无奈之举。
自己现在有了这位嫡子继承者的存在,就算突然离世留下的众多新政策、新思想、新理论、新科技也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那个自己穷尽一生追求的大同理想国度,和影响万世的大中华文化共荣体就也一定会成为现实。
在广州城内各部忙着为毕矛康发丧的同时,海外建国指挥部也开始对广州特区农、工、商、学、兵各界人员展开了筛选疏散。
北京大明朝廷也传来了崇祯皇帝的圣旨,恩准了朱喜明为毕懋康请奏的一切殊荣,也算是对特区新军帮助大明国稳定内乱消除外患的一份感激。
崇祯皇帝还单独下旨长平公主即日启程返回北京,计划在今年12月20日为她与朱喜明在北京筹备大婚,想在广州特区完成海外迁移前了却崇祯的这件心事。
但考虑到朱喜明目前的身体状况不佳,广州特区在完成第一批海外移民后正在为组织第二批海外移民繁忙。
崇祯皇帝特恩许朱喜明在12月10日前能够赶到北京城即可,这次就不必陪同长平公主同时返京。
崇祯皇帝在圣旨中还告诉朱喜明,大明朝廷为广州特区的海外移民计划已经征调了各类海船200余艘,将会全部在今年11月份之前到达广州供他使用。
崇祯在分析了大明朝廷所面对的严峻国内形势后,他希望朱喜明能够留下一支3万人左右的新军,暂时供大明朝廷供养调用。
防止因为他的离去而引来明国内外敌人的侵扰,使目前这来之不易的安定被杀戮和相互征伐所打破。
朱喜明在与赵波、孙传庭、毛承斗、马飚等人商议后,他很快就给崇祯皇帝写去了奏本。
讲明了他会在明年一月份前完成第二批海外移民计划,到时会留下一支的新军特区留守部队。
可以临时组建成大明帝国维稳军团交由孙传庭全权指挥,暂时留在大明国内直属崇祯皇帝调用。
还会留下一支5000人左右的留守官吏队伍,供崇祯皇帝改善吏治中兴大明使用。
他希望大明朝廷能够做出承诺保障广东特区,那些已经由官营转为私营的工坊商贾们的合法经营权利。
这不但可以为未来两国的友好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为大明中兴提供商贸财货上的支持。
朱喜明将写好的奏本交给了因为将要分别而哭泣的长平公主,对她好言进行安慰。
保证自己一定会在12月10日前准时赶到北京,在完成大婚后就带她一同前往中华洲长相厮守再不分离。
在为长平公主送行的家宴上,长平公主与朝夕相处了数个月的几位姐姐哭了个稀里哗啦。
她更是抱着只有两岁的朱凤不愿放手,表示想带着女儿一同返京用来消解对家人们的思念之苦。
朱喜明经过再三考虑后宣布,郑田川带着儿子朱惠政前往泉州与家人小聚一段时间。
董小宛、马湘兰、卞玉京、带着女儿张凤一同与长平公主启程北上。
董小婉到达南京后回娘家去看望不愿离开故乡的母亲。
马湘兰也可以回娘家去看看并与亲人们小住一段时间,等待朱喜明到南京后接她们一同启程前往北京。
女儿张凤这次与长平公主一同先行前往北京,大婚结束后一家人就乘船南下直接前往中华洲生活。
这可以让她们在离开大明国前能与亲人们相聚一段时间,海外移民后也可减轻一些对家人亲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