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开始筹备(2 / 2)
要为中华帝国先行制定下首部宪法和建国契约,为五权治国打下一个坚定不可动摇的基础。
他希望就算自己不久之后死去,中华帝国也可以不受任何影响的建立,并拥有一个可预见的美好未来。
他授权赵波管理广东特区内一切军务给辽东的孙传庭和徐强传去命令,让他们在辽东为中央军团将士们自行进行军功赏赐。
特批给他们一等功勋1000枚,二等功勋3500枚,三等功勋1万枚,银币200万枚,土地一百万亩。
命令他们在辽东驻军期间监督满人落实停战条约内容,直到大明朝廷派去军队和官员接管之后返回。
命令驻扎在凤阳府和开封府的两个师团向当地各方武装力量发出警告后,于崇祯十四年一月一日撤离返回广东特区。
他还派人给已经回到泉州的岳父郑之龙送去书信,将自己决定撤军提前进行海外建国计划的情况向他进行了说明。
表示现在还可以继续帮助他加强对福建省的控制力度,同意对日本国进行军事上的威慑来保证郑家在日本的权益。
但他也希望郑之龙能够加大福建造船厂的生产效率,为特区海军提前交付一批海船和战船。
在特区未来的海外建国中也希望福建能够在人口、资源、信息上给予全力支持。
作为相互之间的利益交换,朱喜平表示未来的中华帝国将会给郑氏保留一条十年内免税的航线。
并允许郑氏家族在中华洲建造私人海港,还会为他们在中华洲保留一块不小于泉州城的土地用来开发安置族人所用。
这些条件在大明帝国看来是十分诱人的,但却都只是未来中华帝国发展壮大的基本国策而已。
那就是土地完全私有化,商业全面私有化,资源全面私有化。
中华帝国还会全面取消百姓的户籍管控制度,私有财产的保护也将会成为中华帝国宪法第二条。
采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吸引天下各国为中华帝国,输送去源源不断的人口、文化、资源和财富。
朱喜明完全不担心所谓的资本吞食政权和立法权,因为他只相信不受管控的专制权力才会对资本进行绑架。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三百年一轮回的朝代更迭,其本质原因就是权力上的专制和吏治司法上的腐败。
通过五权分治和基层选举制度的制约,权力也将会回到他服务于民族和百姓的正确道路上来。
没有权力挟制并得到百姓监督的资本将会是纯净的,只会在一个律法监管的框架内不断的创新和推动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律法呵护下的民生福利保障体系将会成为权力的主要服务职责,通过赋税和银行产业运作来监管资本的良性运作。
朱喜明的这一系列操作让本想庆祝北伐战争胜利的所有人都傻了眼,人们心中那遥不可知的海外建国计划终于开始了。
朱喜明表示会在三个月内完成《中华帝国建国契约》、《中华帝国五权分制》和《中华帝国宪法》编写。
以及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资本、殖民等领域的发展大纲编写。
他还会为中华帝国未来发展设计一套《五个百年发展计划》出来,通过实现一系列黑科技推动帝国生产力引领世界万国发展。
朱喜明在这场大会上拒绝了任何人的提问,只是告诉所有与会者等候相关建国资料的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