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弹尽粮绝(1 / 2)
福建漳州城被洪承畴的十万大军不分昼夜四面强攻的七日。
此时漳州城东侧墙外明军战死士兵的尸体已经叠起来竟有半丈高,达到了漳州城墙的三分之一位置。
保守估算死亡人数大约在八千人左右,由此可知这七日双方的城池攻防战况有多么的激烈。
漳州城中组织起的名守城兵力,死亡和失去战斗力的人数也超过了7000人。
更危险的是守城新军从今日开始所携带的弹药已经全部耗尽,而城外明军剩余的20多门火炮还可以正常发射,漳州城西城门和南城门都已经被明军火炮炸塌了多段城墙。
朱喜明只得命令在城墙倒塌处的城内挖出深壕阻挡明军从城墙豁口处冲进来,并用布袋装土将倒塌处的城墙进行填堵,双方就在这种白热化的城防争夺战中伤亡人数也急剧上升。
“尊敬的中华帝国皇帝陛下,请恕我直言,现在的漳州城墙已经失去了它的防御功能。
我们勇敢的士兵们也都已经耗尽了体力和勇气,更糟糕的是我们也已经失去了保护您突围入海的能力。
因为我们没有了超越城外明军的火器优势,而使用冷兵器作战是明军的优势,恐怕这场战斗就将在明日结束了。
您和您忠诚的新军士兵们,应该不会理性的选择向城外的明军投降而会选择光荣的殉国。
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够与不断前来劝降的明军谈一谈,也许您和您勇敢的士兵们还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巴菲特在这次作战中表现的十分勇敢无畏,此时他的身上也是伤痕累累。
这时候他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学生们都已经完成了一名军人在战场上所能尽到的职责,在这种弹尽粮绝的绝境中,选择向明军投降保命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可他的提议不但被所有的新军将士所反对,还遭到了自己最信任的学生们的反对。
但出于对生命价值的理性认知,他还是再次向朱喜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体面的结束这场已经没有任何悬念的战斗。
“巴菲特,你在战场上的表现我都已经看到了,你说的这些建议也都很对。
毫无意义的战死是不理智的,而弹尽粮绝时体面的投降也不会失去军人的荣誉。
你现在就可以带着你的金银奖赏和愿意与你一同体面结束战斗的勇士们出城去吧。
我在这里祝福你们平安无事,将来如果还有机会相遇我们再合作,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新军士官学院做出的贡献。”
朱喜明在这个时候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他对于巴菲特提出来的合理请求也认为是很正确的意见。
他在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刻也不愿意有这么多人为自己殉葬,能多活一个就多活一个吧。
“皇帝陛下,我还是希望……”
巴菲特见朱喜明虽然面容憔悴但一双眼睛中却充满了坚毅,他想不明白眼前这位年轻人和他的士兵们为什么会如此固执的一味求死。
他出于对新军将士们勇敢战斗的尊敬,还想再次劝诫他们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不要走极端。
可他再次劝解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喜明给打断了。
“巴菲特,你不要再做这种对我毫无意义的劝说了,还是抓紧时间快些走吧。
你虽然身上有一半汉人的血统,但你并没有真正了解汉人的文化传统。
希望你能够在大明赚到足够多的银币,早些回到你的欧洲老家去享受安逸生活吧!”
巴菲特知道自己是无法改变朱喜明的赴死之心,便向他敬了一个军礼后转身下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