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无奈之举(2 / 2)
很快新军士官团对漳州城的炮击准备全部就绪,炮位上的火炮开始零星进行校准射击。
漳州城内目前共有明军守备兵马7000人,按以往传统作战中的城池攻守经验来讲,这些兵马要守住漳州城一个月时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城中主将是大明福建副总兵王尚忠,这个王尚忠是在一个月前就带领由福建各卫所精锐和巡检司兵马组成的军队,秘密来到漳州府内对广东新军进行防御的。
王尚忠的任务是在九龙江和西溪河一线,阻住郑芝龙在兵败后南逃广东或者是拖住北上救援的广东新军半个月时间。
为南下明军主力在福建省内的军事行动争取时间,漳州城可谓是明军此次围剿特区战争中的关键所在。
至于郑之龙和朱喜明是否会走海路相互支援,洪承畴还有一手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准备。
那就是大明朝廷在三个月之前就已经秘密与西洋的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共同签订了一份《大明海疆自由贸易条约》。
大明朝廷允许西洋各国在大明帝国指定海港与明国设置的海检司进行贸易。
并认可西洋各国在大明海疆内的自由通航权利,保护他们在大明帝国的一切合法贸易活动,全面废除两广特区的一切海贸管理法令。
但他们西洋人所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开始配合大明朝廷完成对两广特区的围剿作战。
而西洋各国的联合舰队要在海上击败特区海军,并封锁广东与福建海域。
西洋各国为了此战共集结了各类海上军舰一百二十余艘,企图依靠大明朝廷的国家正统地位打破两广特区的贸易壁垒。
而朱喜明和他的特区高级将领们却对这一切都是一无所知,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陆地上的四路明军身上。
而隐藏行踪的第五路明军就是洪承畴亲率的十万百战精锐,也是围剿福建郑氏和两广特区的主力军队。
目前朱喜明还只是猜测这支明军的存在并没有任何可靠的战场情报给予支持,双方处在一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
王尚忠站在城头上望着早早就送来战书却姗姗来迟的新军布阵情况,对他身旁的一名游击将军说道:
“李游击,你去安排人把漳州城各处城防火炮全部都拉到这东门来。
本总兵看城外叛军的兵力也并不多,他们肯定会集中兵力攻击漳州城东门。
叛军有火炮,咱们也有火炮,咱们可以居高临下用火炮教训教训这群叛军。”
那位李游机击抱拳领命后带人去移炮了,漳州城头上的驻守明军也随之开始忙碌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王尚忠看着城上明军士兵将移来的火炮按放在各处城垛之中,脸上也充满了大战来临前的兴奋。
“轰!轰!轰!”
城外准备完毕的新军开始向漳州城东门发起了炮击,城头上的明国守军也纷纷停下了各自手上的动作,都面带紧张神色的抬头向城外望去。
只见新军火炮阵地已经被一片白色的硝烟笼罩了起来,随即就听到头顶传来了炮弹飞行的呼啸声,十数枚炮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空中砸落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