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示威游行(2 / 2)
朱喜明在完成对苦力们的权益保护后,又将他的目光转移到了香山县境内人数更多的农民身上。
在他又一次在《大明日报》上颁布出一系列保护农民劳动权益法令后,《香山农民权益会》也随之正式成立了。
权益会管理层是由香山县各村农民投票举荐村级代表,这些村级代表再参加乡镇投票举荐镇乡级代表。
各乡镇民团排长被授权可以直接进入各乡镇一级的民农权益会中任职,这就相当于给了农民权益会一支可以撑腰的枪杆子。
各乡镇农民权益会再共同选举投票荐出香山县农民权益会代表。
除了民团代表外所有人员的任职期限和管理办法,都和劳动者权益会内容基本相同。
朱喜明再三考虑两个月后又将香山县一级的四个权益会,重组在香山劳动者权益会名下。
这就完成了所有资源的整合集中,让这个权益会成为可以与当地世族门阀势力和官府势力相对抗的第三股势力。
但这股新兴的势力是代表了最广泛百姓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流逝权益会也渐渐进入到了各自的工作状态。
他们与当地士绅豪强,与当地商贾巨富,与地方官府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激化。
终于香山农民权益会因为新开垦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和农作物增产部分的利益分配问题,与乡绅地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公开化激烈化。
“香山农民权益会”在与各方势力沟通无果后,随即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游行示威活动。
崇祯十一年四月一日上午,三万名由农民和其他权益会声援人员组成的队伍在香山城外完成集结。
他们手打着各种标语横幅大声疾呼抗议,上面写着:
减税,减租,减负;
反饥饿,反压迫,反官僚;
自由,平等,仁爱;
游行队伍计划绕着香山县城进行为期三日的万人绕城示威游行。
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举着手臂喊的最起劲的那个人,竟然是朱喜明与他的夫人和义妹们。
那些各种口号的标语也全都是出于他的授意,否则在这个时代谁能写出,谁又敢写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东西出来。
但有他这位大明帝国厚世伯和两广特区执行官在,谁又敢给他们扣这顶大逆不道的帽子自找麻烦。
当他们刚刚开始绕城游行半个时辰后,香山县县令贾晓明就带领县内最有头有脸的20多名乡绅门阀匆匆赶来协商。
而朱喜明却看到那些刚刚被举荐出来的权益会领导们,一个个闹起来很热闹但真要面对面谈判时,骨子里那种面对权势的卑微还是在大老爷们面前显露无遗。
实在没有办法,他也只好亲自赤膊上阵做起了农民权益会的临时代表。
在县令贾晓明公平公正的努力劝导之下,双方不到半个时辰就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了九项和解内容。
在3万多人的胜利欢呼声中朱喜明对贾县令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就悄悄的退出了欢呼的人群。
带着已经在不远处等待他的一众家人亲卫,再一次踏上了他发誓要在大明乱世改天换地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