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外城新貌(1 / 2)
一个月后,安康里正式建成了,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房子,房前还有宽阔的道路,黛玉还特别在路的两边栽上了树木,给安康里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人们迫不及待的住进了新宅子,对于出工是更加的卖力了。
由于有的人家确实是穷,家里连床都没有,黛玉就用将两个铺面做成了木工坊,组织会木工人做家具。
当然这些家具都是最便宜的木头所做,做工也不是很精致,不过家具的样式都是黛玉亲手设计的,这些都是借用了现代的简约风格设计出来的,做工简单而轻巧,可以说是实用还美观。
家具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好评,价廉物美,前期还能以工抵买家具的钱,很多人家都定了下来。
黛玉索性就将安康里的铺子变成了一个家具店,“幸福家具店”正式挂牌营业了。
幸福家具店做工的都要签定契约,师傅每月工资为一两,学徒是黛玉买的几个小子,让他们学着做,以后也能再去其它的地方开店。
黛玉招收有十个长期工和若干短工,因为目前需要的人手比较多,以后就不会需要如此多的人了。
学堂,杂货铺,布店,绣品店、粮油店和医馆等店铺也相继开了起来,这里的货物一律都比市场价要低点,也就是平价店!
这些店铺都是官府出资办起来的,货物由官府提供,工作人员由居民提交申请通过考核才能上岗的,用的大多是安康里的居民。
学堂十五岁以下可以免费学习一年,另外开了一个扫盲班,就是安康里的居民都可以分批去学堂免费学习两个月,夫子由官府派人来教授,一年后才会恢复到正常学堂的道路上来。
安康里的成功让整个外城变了样貌,外城南边有一个秦家巷,这里住着二十多户姓秦的人家,他们也希望能建安康里那样的房屋。
他们的族长找到负责的清万,说了他们的意见,并说多出来的地方让出来给官府。
黛玉知道后去实地考察了一番,最后决定在这里建五十套房屋和两条路,看了模拟图,秦家巷的居民都非常满意。
很快秦家巷改建的消息出来了,整个外城都沸腾了,人们纷纷要求改建,经过几天的调查和整理,黛玉将整个外城设计成了五个小区和一个商业中心。
商业中心那块地就是各个地方空出来的地方集中起来的。
根据各家的要求最终决定统一建四房带一个院子格局,并根据原有的房屋的好坏和大小决定需要补交多少款项,当然也可以以工抵房款的。
商业中心就是将外城的铺子迁往商业中心,这些铺子可租可买,价格不贵且宽敞明亮,做生意是最好的选择了。
黛玉自己打算在这里开一个种子店,不求赚钱,只求能让空间里的各种粮种种子、蔬菜种子和各种水果苗能在安南普及起来,造福安南的百姓,让他们的劳动得到更多的回报。
居民们都很积极,他们出工出力,只想早日住上新房,有的人家一次就定购了两三套,家具也愿意去安康里的幸福家具店定做购买。
因为外城的人大多手头还是比贫民区的人要宽裕一些的,有了新房肯定也是想要有新家具的,还好能以工抵资。
安南外城的建设如火如荼,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都建好了,居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商业中心也开业了,大多数开铺子的人家还是有些家底的,铺子只有少数是租用的,一般都是买下来。
因为这些铺子都有两层了,阁楼可以用作卧房和库房。但是黛玉规定了不能在铺子里生火做饭,茶水都只能用特制的碳炉子来烧,这样多多少少减少了火灾的隐患。
黛玉和绛玉在商业中心开了个茶楼和种子店,走得是平民路线,只有管理人员是黛玉安排的自己人。
普通的员工都是安南外城的本地人和安康里的居民,每一个人的工资是一个月四百文,四百文在这里算是工钱高的了,大多数店铺都是两百文到四百文不等。
因为普通的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不会超过五百文,村里的居民的用钱就更少了,那些被招收进来工作的人都很珍惜这份工作。
安南外城总算是初步安定下来了,黛玉在安南外城的事情也完美收工了。
但是内城还是有些事情要办理,那些没收的房产还没处理完呢。
黛玉请了内行的人给每栋宅子和每一个铺子都标了价格,一个是卖价,一个是租价。
黛玉回到安南府,“奕哥,你发一下官榜吧,将那些宅子和铺子的价格公布出来,能卖的就卖出去,不能卖的可以租出去,这样也可以收点银子回来建设其它的。”
云奕想了想说:“黛玉妹妹的计划很好,我马上就安排人去贴官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