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曹操不待见张松(2 / 2)
杨修也觉得自己很有才华,早就不把天下才子放在眼里了,所以看到张松说话含沙射影,就直接怼了过去。
杨修把张松邀请到外面书院中坐下,对张松说:“蜀道崎岖,远来劳苦, 你来一趟不容易啊。”
张松说:“我奉主公委托,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杨修问:“你们那里风土人情怎么样?”
张松说:“蜀是西郡,很早之前就叫益州。我们有锦江的险峻和剑阁的雄伟。地域广博,物阜民丰。天下第一。”
杨修又问:“你们那里有什么着名的人物?”
张松说:“文有蔺相如的赋,武有伏波将军的才;医有仲景的能力,占卜君平那样的隐士。三教九流的都有,出类拔萃的不计其数!”
杨修又问:“现在刘季玉手下像您这样的人才有多少?”
张松说:“文武全才,智勇兼备,忠义慷慨的人,随便拿出来就不止几百人。像我这样的才华平庸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杨修说:“你是什么职位?”
张松说:“我勉强做个别驾,做得不称职。请问你在朝廷做什么官?”
杨修说:“我是丞相府主簿。”
张松说:“我听说你家世代高官,你怎么不在朝廷辅佐天子,只是做了一个区区相府的一个小吏呢?”
杨修听后,一脸的羞惭,强颜欢笑说:“我官职虽然不大,但是丞相把最重要军政钱粮的事交给了我,每天都能够得到丞相的教诲,很长见识,这就是我担任这个官职的原因。”
张松笑说:“我听说曹丞相文不能明白孔孟之道,武达不到孙、吴的计谋,作风霸道,专权独断,你在他这里能得到什么教诲呢?”
杨修说:“你一个边陲小吏能知道什么丞相的能力?我让你看个东西。”
就让人拿出了一个曹操写的“孟德新书”。
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都是用兵的精华。
张松看完后,问:“你觉得这是一本什么书?”
杨修说:“这是丞相借鉴古代兵法精要结合当今战例,仿《孙子十三篇》写成的。你说丞相无才,这本书可以传到后世吗?”
张松大笑说:“这个书我们那里的小孩都可以背诵,怎么能叫‘新书’?这是战国时一个叫无名氏的人写的,曹丞相抄袭别人的书也就能骗骗你们这些人!”
杨修说:“这是丞相秘藏的书,虽然写成但并未流传于世。你说你们那里小孩都会背诵,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张松说:“你要是不信的话,我给你背背看。”说完,就把《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了一遍,一字不差。
杨修大吃一惊说:“你过目不忘,真是天下奇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