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孙权纠结是战是降(2 / 2)
好书推荐:
他意外捡到彩票,走上逆袭之路
娶七零知青美娇娇糙汉老公美翻了
四合院之虎父无犬子
象形传奇
仙帝逆天归来
陈二傻的美丽生活
全球灾变,我有移动安全屋
我就修个仙,天道却被整不淡定了
京剧猫:最后的色彩
名柯:和死神做同学
孙权低着头不说话。
张昭又说:“主公不用再考虑了。投降了曹操后,我们东吴的老百姓才能够平平安安,江南六郡才能得以保全啊。”
孙权还是沉默不语。
张昭作为托孤大臣,为什么感觉做什么事都畏畏缩缩,是个彻头彻尾的头像主义者,他是空有其名吗?
其实,张昭主张投降曹操,是因为他跟曹操有过一段不解之缘,他对曹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他做的事来看,张昭还真不是空有其名。
当时,孙策称霸江东以后,派张昭去请求朝廷封他为大司马,曹操不同意,因为在东汉时期,大司马的地位比丞相还高,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孙策内心认为张昭的外交能力一般,张昭还只能被迫委身于曹操。其实,张昭这段时间为江东做了很大的贡献,就是通过斡旋,避免了江东的兵戈之灾,为江东赢得了好几年的和平。
张昭对东吴的贡献还没有结束。孙策死了之后,曹操想趁人之危攻打江东。张昭立即站在道德的高度阻止了曹操,又一次为江东的生存和发展争取了时间和空间;而且还为孙权争取到了在江东的合法地位。
这次,张昭主张投降其实就是为了避免战端。但是战是降决定了以后孙权是王还是侯。孙权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和和平平的做侯,还是经过抗争后做王。张昭并不知道。
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是孙策托孤的时候说的话,其实这个评价是贬低了张昭了,张昭不仅内事在行,外事丝毫不弱于内事。
所以,可以说张昭绝不是滥竽充数的庸人,而是东汉末年,不可多得的“和平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