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关羽一定要走,谁也别想留(2 / 2)
返回后,马上让老部下收拾行李车马,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吩咐院子里所有曹丞相赏赐的东西原封不动的留下,不准带走。
第二天,第三天,一连几天,丞相府门口都是挂着谢客牌,关羽没办法,只能去找张辽。
没想到,张辽也托病不见。
这下把关羽给愁坏了,心里寻思:“这肯定是曹操不想让我走,故意安排的。我去意义绝,怎么可能留得住我!”
于是准备给曹操留一封信,算是拜辞了。信里把和刘备的情以及曹操的恩说得明明白白,还强调了当时曹操答应的三项约定,还说没报的恩以后找机会会再报。
写好后,一面让人去丞相府送信,一面把每次收到的金银一一封存在府上,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挂在正堂。
关羽请二位嫂嫂上车后,骑上赤兔马,提着青龙刀,带着一帮老部下送北门而出。
可以说,这次曹操留关羽是失败的,原因是他没有对症下药。如果曹操聪明的脑袋能够用以下方式来留关羽,一定会收获奇效。
一、想方设法杀死刘备。关羽放心不下的就是刘备,刘备一死,关羽断了年限,只能死心塌地跟着曹操。对于曹操来说,杀死刘备一点也不难。要么派几个特种兵去暗杀,要么利用袁绍心胸狭窄的性格,是借刀杀人。
二、充分发挥皇帝的作用。关羽口口声声说的“忠义”,无非就是忠于汉室,忠于刘备。关羽自己也说了,他是“降汉不降曹”。对于曹操来说,他利用皇帝至少可以干两个事,一个是给关羽赐婚,用婚姻和家庭缠住关羽;二个是可以封一个只能待在许昌的官,再多给关羽戴戴忠君的高帽,他想走都走不了。
第三,创造“共患难”的机会。关羽和刘备除了誓言之外,还是患难之交,他们从一穷二白、籍籍无名,一步一步打拼出来,情比金坚。曹操可以设计一次战役,把关羽和曹操一起置于绝境之中,曹操发挥一下在北京电影学院学到的演技,一下就可以把两人的关系上升到患难之交的高度。或者用一招苦肉计,曹操或者张辽装病,“临终”前就一个请求,希望关羽真心归降,关羽向来重情,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关羽答应的可能性很大。
第四,晓之以情,动之以义。曹操可以让他手下能言善辩的人反复地给关羽洗脑。讲清楚桃园结义是小义,能够让天下苍生免收战火之苦,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能够享受和平和发展的成果才是大义。曹操在这一块做得还算不错,可以往大义上靠。如此这般,关羽被洗脑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四种方式,任选其一都能达成想要的结果。
所以整体来说,曹操要想真正留住关羽,还是应该靠国家大义、百姓福祉这些正能量的东西,而不应该靠“金钱”、“美女”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所以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金钱美女”,而是“道义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