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害命的石头(一)(2 / 2)
苏林海又和师徒二人打个招呼,随后便提着手电筒消失在黑夜中。
咱把话头挖回来,苏林海口中所说的“李老瞎”,咱可得给您介绍清楚。
李老瞎是个六十多快七十岁的老头儿,真名并不是叫李老瞎,李老瞎只是他的外号,单从这外号来听,您也能想象得出,这人眼睛指定是有点毛病。
李老瞎年轻的时候那双眼睛倍儿亮,啥毛病没有,那为何有个“李老瞎”的外号呢?您且听我慢慢道来……
李老瞎早些年家住南巷胡同,爹妈死得早,家里穷得叮当响,他没什么本事,只会“套鸟”。
说旧社会的老天津卫最会玩,像什么斗蛐蛐、玩鸟儿等,什么五花八门都有,青平县不属于天津卫的管辖范围,但两者间挨的近,民风习俗也都相差不多,受天津卫的影响,当地的老少爷们儿也爱玩,尤其最会玩鸟儿,有钱的主儿出门遛弯儿,手中总会提着一只玉鸟笼,这叫“遛鸟儿”。
玩鸟的人多了,可想而知,抓鸟的人指定也少不了,青平县四面环山,大山里啥都不多,唯数鸟儿最多。城里有一伙人,一天到晚正事不干,天一亮就一头钻进大山深处,以捕鸟贩卖挣口饭吃,当地老百姓称这伙人叫“套鸟佬”,那年头捕抓鸟类也不犯法,从而就给了套鸟佬们发财的机会,他李老瞎就是其中一个。
鸟这玩意儿长有翅膀,飞天走林不在话下,不是那么容易抓捕,既然这帮套鸟佬敢吃这碗饭,就说明人有的是招,簸箕、撒网这类的陷阱是无所不用其极,更有甚者,直接上树掏鸟窝,他李老瞎就属于后则,将鸟蛋取回家用老母鸡也能将其孵化,养大后照样能卖钱。
咱又把话说回来了,套鸟佬也不是什么鸟都抓,老鹰山雀不要,逮的往往是那些个值钱的鸟类,好比说鹦鹉、梧桐、八哥、黄鹂、画眉……这类的鸟好养活,也招人喜欢,运气好逮着一只品相极佳的,遇到愿花钱的主儿,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说他李老瞎有一次上树掏鸟窝,就逮着了几只一等一的小鹦鹉,不过代价就是被赶回来的老鹦鹉啄坏了两只眼,李老瞎忍着痛将几只小鹦鹉给带了回去,事后养得差不多后,卖了个好价钱,虽说是有钱了,可那双眼睛却不好使了,青平县的老少爷儿们最爱给人去外号,他理所当然的就被人们叫成了“李老瞎”。
李老瞎用卖鹦鹉的这笔钱娶了个媳妇儿还剩下不少,俩口子后来又在南城水鬼滩附近置了一块地儿,开了一个养猪场,刚开始生意还不错,整个养猪场加起来养了得有一两百头猪,俩口子忙活不过来,雇了几个大姐帮忙,后来年纪大了,赚的钱也足够了,就没养那么多了,平时猪棚里就十来头,南巷胡同里的人家家中要是有个什么红白喜事,就会到李老瞎家养猪场买一两头回去宰。
李老瞎膝下有一子一女,女儿早已出嫁了,儿子在市里开店做买卖,不赶上逢年过节,子女就不回来,平日里整个养猪场,都是他老俩口一手在打理。
说这个李老瞎也并非是真瞎,能看得见事物儿,只不过看得不大清楚,给您举个例子,说有一次李老瞎家中闹耗子,他呢就想去买只猫回来,由于这人眼神不好,也是误打误撞的就跑去杀狗的屠宰场去了,指着笼子里的一条大黄狗对那位老板说:“唉我说大妹子,你家这大花猫怎么卖?”
还有一次,说那年冬天,李老瞎和他媳妇儿吵架,李老瞎那张嘴比娘儿们还娘儿们,吵起架来就跟玩命似的,七大姑八大姨没一个是他对手,他媳妇儿自然是吵不过他,一气之下便收拾东西回了娘家。老娘儿们走得时候穿着一身花棉袄,李老瞎当时也看在眼里,当天晚上,李老瞎去喂猪,猪棚里有一头花母猪,他看走眼儿了,以为是他媳妇儿,对着花母猪说:“唉我说老婆子,你不是回娘家了吗,怎么还跑猪圈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