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帝庙巡警队(一)(2 / 2)
怎么个理解?
首先歌中第一句“青平县,好去处。”说得明白,青平县这地儿确实是个好地方,至于怎么个好法儿,您接着往下看就全明白了。
后面几句则理解为:城北上全都是住着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再往下住的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主儿,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则在城中,最后城南一带儿便成了贫民区,能住在城南这带的,无一例外都是穷苦人家。
田来喜一家若是以前搬来此处,也能凑合在城中买间房屋,可那场官司几乎花尽了家中所有的钱财,身上无银,也只能在城南这带租了两间木屋勉强苟活。
老话说:“手艺是活宝儿,走遍天下饿不倒”,好在田师傅有门纸糊匠的手艺,一家子倒也不至于被活活饿死在他乡。
晚清时期,朝廷内外腐败,为官者不作为,任由洋人势力在我国本土迅速扩张,整个社会被这帮洋鬼子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们叫苦连天,过着水深火热般的生活。
我国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紧张时期,为了打击洋人势力,于是民间自发组织成立了“义和团”。
义和团成立那年,田来喜才十五岁,别看年纪尚小,却怀揣着一颗大无畏的爱国之心,不顾家人极力劝阻,义无反顾的只身赴往北方加入了义和拳。
义和拳队伍中不乏功夫了得的练家子,田来喜在义和团期间,在队伍中认了一个师父,老师父自幼习武,功夫甚是了得,田来喜整天跟在师父屁股后面,也学了点一招半式,在义和团运动中也杀过几个洋鬼子。
后来义和团的一些做法惹得朝廷方面不满,慈禧太后命手底下的清军与洋人双方联手,两方合计围剿,最终义和团运动还是败在了洋枪之下。
义和团的成员死的死,逃的逃,田来喜的师父还真是条汉子,拼了命才护全徒弟安然,可自己就没那么好运了,被清军逮捕后打入大牢,秋后又被推到刑场问了斩。
施刑的刽子手打心底儿佩服这伙人,下手的时候特意给了个痛快,顺着脖子一刀砍了下去,以便缝尸匠师傅将其缝合。
事后慈禧太后不准任何人收尸,任其尸身让夜里的野狗饿犬啃食。
田来喜念及师徒之间情份,不忍师父死了还落得个身首异处,半夜偷偷找来个缝尸匠,把师父的尸体缝合好了,背着师父的尸身找了一处安静的地儿给埋了,之后则又回到了青平县内。
随着大清的灭亡,全国上下由北洋政府统治,期间袁世凯成立了警署制度,中国各地设立警察厅来维护地方治安。
像青平县这样的地方自然也是设有警察厅,城南那块儿也成立了一个巡警队。
田来喜这些年来则是跟着父亲学起了纸糊匠这门手艺,虽说那年月兵荒马乱,死伤之人众多,这门手艺倒也吃香,但终年下来都和这些纸人纸马打交道,内心早已厌烦,他可不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就扎些个纸人儿。
也是想着换个活法儿,于是便去了城南巡警队当上了一名巡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