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罢黜“请教”(2 / 2)
那些人磕头如捣蒜,连连应承。然后留下丰厚的礼物,放心地走了。
王锡爵在京察之前,知道主持察典的官员必须要走“请教”的这一惯例,到时拿出这个“护官符”,求他庇护的人便可化险为夷。于是,他们就拉了一个长长的名单。
谁知,因家里的琐事,王锡爵晚动身几日,到达京城时,孙珑和赵南星竟然早已“京察”完毕,并且雷厉风行地将结论呈报给皇上,皇上也早已批示到三科六部讨论。
听赵志皋和张位说,京察之前,孙珑等人并未向内阁行“请教”大礼,便把赵志皋的弟弟赵志叔、王锡爵的亲信庶吉士王肯堂,以及张位的至交樊玉衡、亲信御史黄卷等一干人尽行免职。过了两天,各部都把部议结果反馈回吏部,第三天就张榜公布出去了。
王锡爵见状,又气又急,竟然发起高烧来。是啊,上任之前,曾对求他庇护的人大包大揽,还收下了人家那么丰厚的礼物。只是晚上任几天,竟然被孙珑、赵南星等人“包了饺子”——所有人都被免了职。
这可是天底下最大的的讽刺:哪个官员求了他,都被免了职。人家如果求别人帮忙,说不定还免不了呢。唉呀,这可怎么办呢?
赵志皋和张位对孙珑、赵南星等人恨透了,见被免了职,赶紧跑到王锡爵这儿来诉苦。
他们见王锡爵卧病在床,诉完苦借机煽风点火,说:“哈哈,吏部真是胆大包天,再不整饬成独立王国了!孙珑和赵南星才进吏部几天,就敢如此张狂,藐视内阁,任其胡作非为,岂不乱了朝纲?”
王锡爵憋了一口气,心中发狠道:别看你小子们闹得欢,迟早给你们拉清单!咱们走着瞧,不信没办法治你们!他决定找茬报复孙、赵二人。
京察刚刚结束,又有人上疏朝廷,弹劾吏部员外郎虞淳熙、兵部职方司杨于廷及主事袁黄,要求罢他们的官。
这分明是被罢免的官员不服,找茬挟嫌报复。孙珑和赵南星、顾宪成等人挺身而出,上疏为虞淳熙、杨于廷辩解,说虞淳熙出身寒微,处事小心谨慎,没有大错;杨于廷少年英武,颇有才气,又刚刚荡平河套叛乱,吏部正想为他请功。要求这几人仍任原职视事。
唯有兵部主事袁黄,经调查核实,确有诸多不检点之处,舆论对其不利,同意将其免职。但由于此人现出征朝鲜,宜暂留职察看。
内阁三相王锡爵、赵志皋、张位见吏部疏文说得有理有据,觉得是狗咬刺猬——无法下嘴。
正在这时,升官心切的刑科给事中刘道隆上疏攻击吏部,说内阁接到许多章奏,均是弹劾虞淳熙、杨于廷、袁黄三人的,据此上疏要求削去三人官职,这不谓不公。然而,吏部却架空内阁,瞒天过海,不许罢免一人,分明是专权结党。他建议内阁责令吏部回奏。
内阁首辅王锡爵看到刘道隆的疏文之后,如获至宝,心中大喜。他想,别看你小子们闹腾得挺欢,不把内阁放在眼里,这回到要狠狠地整治一顿,让你们也知道内阁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