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刚正不阿(2 / 2)
南星思谋了一阵,说:“尚书大人,古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我想从你我的亲属开始,推而广之,奖优罚劣,秉公澄汰,铁面无私,这样定能成功!”
孙珑看着南星,深深地为他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所感动。他接上话茬说:“是啊,为了这次京察的成功,非得这样干不可!可是,”孙珑把话头一转,“你想过没有,若是你我亲属中有被淘汰的对象,你能下得了刀吗?那可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啊。”
赵南星思之良久,“霍”地站了起来:“尚书大人如此说,是否不相信我南星?古人尚能舍生取义、大义灭亲,如果袒护亲属中的不法之徒蒙混过关,只逮住别人不放,岂不是以私废公、徇私枉法吗?这些,恰恰是我最深恶痛绝的。大人如若不信,就先从我的亲属开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振兴国家,我豁出去让亲属唾骂,也要将京察搞到底!我不怕丢了头上这顶乌纱!”说完,他将头上的乌纱摘下来放在孙珑的书案上。
“好!我要的就是这句话。这6年一次的京察,你我肩上的担子沉重啊。过去的京察,不是流于形式,就是成为党争的工具。既然你有这么大决心,我也就放心了。”
说完,他亲手将乌纱帽给南星戴好。
南星望着尚书大人那亲切的面容和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殷切希望,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孙珑和南星将废掉“请教”这道程序的事同左都御史李世达进行了商议。
没想到,废除“请教”这道程序,竟是意想不到的顺利。
李世达也是正直官吏,对“请教”一事早就看不惯,一听二人说起,马上表示同意。于是,在向三科六部发出文告之后,京察就正式开始了。
京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被考核的低级官员,令他们写出述职报告,填报表册,然后由主持察典的官员逐个审查,对照其政绩材料,写出考核结论。高级官员需逐个到其任职部门调查、考核,搜集正反两方面的反映,然后人人过关。
在京察的日子里,南星吃住在吏部衙门,日以继夜地审查那些卷帙浩繁的档案资科和述职报告。
昏黄如豆的烛光下,南星一干就是大半夜。
这天夜里,南星吃过晚饭,就坐在烛光下审阅那些述职报告。对政绩突出者,他边看边喷喷称赞,对于一些官吏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报告,他边看边皱眉头,并把心存疑窦之处随时记录下来,以备查考。对那些政绩平庸或只拿俸禄,不干实事的官吏随手写下或降调或罢黜的意见。
吏部考功司人少,应付日常事务就颇为紧张,再加上京察这么繁重的任务,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南星聚精会神地分析、比较、斟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