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瓦解十万军(2 / 2)
诸葛亮回复道:“本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场的十万人马人人有份,没有去的也可以分,战死沙场和受伤致残的兵士分得土地翻倍。”
“都残疾了,还怎么种地啊?”
“残疾了的家里难道就没有家人吗?”
“如果没有呢?”
“家中没有家人的,由朝廷派人耕种。”
“敢问这位大人,我等什么时候出发啊!”显然,这十万人已经按耐不住了。
“你们想什么时候出发啊?”诸葛亮开始吊他们的胃口。
“明天!”
“现在!”
“马上就能出发!”
……
杨阜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落寞。
因为他知道这十万“愚”民的人心已经被诸葛亮拉过去了,自己当初的企图,至少有一半已经落空了。
诸葛亮派姜维只率领了一半的人去西征,还有一半的人做什么呢?
诸葛亮当然有自己的打算。
他拉过杨鹤,悄悄对杨鹤下达了将令,杨鹤当即率领着五万人马,往西北方向出发。
至于去做什么,那就只有杨鹤知道了。
随后,诸葛亮和刘文瑞,陪同杨阜,押着刘晔,提着人头回到了长安。
郑度、黄权和庞羲一见了那五颗人头后,又向诸葛亮问计,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
诸葛亮道:“郑丞相、黄尚书和庞太常,可以先押着刘晔,将这五颗人头提上潼关和武关的关城,给贼兵的将士们过目,告诉他们,他们的诡计已经被我大汉的天兵破了,灭一灭他们的士气,想攻破潼关、武关,绝无可能!”
庞羲道:“孔明,这个办法我等也知道。我等是要问,如今陛下孤军陷入并州,如何解救?”
诸葛亮道:“国丈放心,在下已经派兵去援助陛下了,陛下如果在并州立足不稳,退回关中,决没有问题。”
诸葛亮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诧不已。
黄权茫然的问道:“诸葛司农,你派兵?你哪里有兵可派?”
庞羲更是茫然的问道:“就算你有兵,你的兵又是走的哪里去援助陛下的?”
诸葛亮道:“不瞒诸位,在下将那归降的十万壮丁,分成两拨,五万人由姜维率领西进,去收拾张掖、酒泉和西平,并在这三处屯田;还有五万人,由杨鹤指挥前往河西(陕北)架桥,陛下如果在河东稍有不利,随时可以过杨鹤架设的桥梁,走河西返回关中。而且,如有需要,杨鹤也可以随时率军过河,直接增援陛下。”
到了这一刻,郑度、黄权和庞羲三人再度惊诧。
他们怎么就没有想过招降叛军去增援陛下呢?
事到如今,郑度才仿佛彻底认清了诸葛亮,也知道了当初陛下为什么一定要招降诸葛亮。
庞羲双眼直勾勾的瞪着诸葛亮质问道:“诸葛司农,没有陛下的圣旨,你怎么敢擅自调动大军?”
诸葛亮道:“庞太常,现在不调动人马,难道你是想眼睁睁的看着陛下被贼军包围吗?”
庞羲顿时哑口。
诸葛亮又问道:“杨鹤率领的五万人是投降的叛军,叛军还是军吗?”投降的叛军那就不能算军,严格上来说是民,“在下调动百姓架桥,如何能称得上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