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知青没报名(2 / 2)
顶多是到外面打上一架,不管输赢,反正打完了这事儿就过去了。
女知青这边出过偷粮食的,出过害人的,脑袋长包了才找女知青谈恋爱。
即便要找,也得找个当地姑娘。
能干不说,最起码有老丈人给撑腰,以后干的活儿也能轻松点。
王志华也不知道是真天真还是假天真,听了刘春草的话,摇了摇头,
“刘知青,咱们知青点,这么些男同志呢,难到就没一个入了你的眼吗?”
刘春草看向王志华,“这么说你有心仪的人了?”
王志华怎么都没想到,刘春草会这么问。
“你少胡说八道了,我还小呢,不赵家。”
刘春草很鄙视地说道,
“小?一点都不小了,那个林知青比你还小呢,人家不是也早早地就定下亲事了。
所以呀,想男人这事儿不分年龄大小。”
说完这话,随即还咯咯地笑了起来。
稍微长点脑子的,都能听出来她说的是谁,是啥意思。
这不明摆着在暗示林微微订婚早,是想男人了。
随即刘天真等人也加入了讨论的话题。
“哎,咱们先不说林知青的问题,咱们就说,食品厂招聘,为啥只招当地人?
咱们的户口不也是落在这里了吗?
为啥本地人能去上班,咱们不能去?”
显然刘天真的话,引起了知青们的共鸣。
“是呀,既然咱们的户口在这里,那为啥咱们不能去食品厂上班呢?
月月有工资拿不好吗?”吴娉婷鲜少地加入了聊天环节。
男知青那边也蠢蠢欲动起来。
第二天大队长在安排完农活后,刚要去食品厂转一圈,就被知青点的知青们给拦住了。
“大队长,我们来是想跟您反应点情况的。
食品厂一次性招聘了那么些人,为啥招的都是塘坝村的本地人,而我们这些个知青,一个名额都没有呢?”
说话的是魏国峰,他跟王如画来知青点的时间差不多,
起初还惦记着回城,干了两年农活后,已经对回城不抱希望了。
大队长看了看围着自己七嘴八舌的知青们乐了。
“你们是谁?是不是知青?
既然是知青该认识字吧?咱们的招聘广告就贴在生产队办公室墙上。
你们也看到了吧?那上面有写不准知青报名吗?没有吧?
可是你们知青点一个报名的都没有,当时我还纳闷呢,
难道你这些个娃子,干农活干的挺适应的,为啥有轻省的活计不干,非要跟地球做斗争呢?
合着,你们以为生产队搞两极分化?
那是不可能的,既然你们已经落户在这儿了,那就是这儿的一份子。
咱们所有进工厂上班的人,都是要经过面试考核后才能上岗的。
洗土豆得洗几遍水,洗到什么程度,速度得要有多快,
削皮的要多少时间内,削干净一个土豆的皮。
切条得切多粗,切片要切多薄。这些都是得有要求的。
不是说,谁来报名,张口来句我能学,就行的。
咱们这里没有白吃饱。
还有,在食品厂上班只有工资可拿,没有各种票据的补贴。
你们确定有钱没粮食吃就能活吗?
暂时工厂人员已经招聘满了,不过咱们工厂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不出意外,不用半年还得招人,到时候你们擦亮眼睛,可别错过面试的时间。”
大队长一席话,差点把所有知青给整吐血了。
合着他们自己是小丑,人家没把他们当外人,而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当外人了。
是呀,人家招聘你不报名,难道还想坐在知青点,人家给你送招收名额吗?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雄赳赳认为得了把柄的众知青们,蔫头耷拉脑袋地继续去铲地了。
到了工厂办公室,见林微微正跟肖阳青一起尝试新品味道呢。
“周厂长,快过来尝尝咱们厂子新做的花生沾。这三份是三个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效果。
你快尝尝,看看有什么不同。”
肖阳青一边说,一边摸过大队长的搪瓷缸子,给其倒了一缸子白开水。
有新品试吃,大队长可是高兴坏了。
“这是不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了。”
随即分别品尝起来,每吃一样后,都会漱口,以保证能品尝到细微的味道差异
“第一组这个吃起来,感觉花生有点糊,但是糖霜甜度感觉最合适,第二个糖霜挂少了。第三个糖霜太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