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加班过头了!(1 / 2)
和赵楚瑜交流过后大家回去就把自己的一些收获写成了报告,提交了上去。
这份报告提交上去之后得到了上层的一致认可。
赵楚瑜再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了关注。大家也注意到了似乎在国家的一些关于经济的重要事件上总有赵楚瑜的影子。
比如当初和陆向北的港口合作、全军大裁员、前一段时间的贷款,还有如今的这个事。
看到这个计划,大家心里已经有了谱,如果按照赵楚瑜的想法来的话,似乎华国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并不是难事。
而且她的想法和国家的政策和利益都是一致的。
这个女人真是不简单呢!
想想也是,能放弃国家经济贸易部的工作,自己创业,做了华国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她的能力和魄力自然是与众不同的。
可是,似乎她像一个深深的宝藏,每次都能给人带来新的东西。
这样的人才放在民间是不是太可惜了呢?
可是想想她做的那些事,似乎在政府里面她会有更多的束缚,反而不如在民间作用大。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所以高层才放过了她,要不然一定要拿在手里才安心的。不过好在她的丈夫顾慎言是属于国家的男人,儿子肉肉也是研究所的青年研究员,以后的前程也是不可限量。
这样对她也是一种羁绊吧,毕竟看她的轨迹,这个人对于家庭是很重视的。而他们家也是出了名的模范家庭,一家人在附近的风评都是没的说的。
赵楚瑜这边路桥的经营方向定下来后,她也只是偶尔看看,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指出来。
大家也都是社会上的老油条了,经历的风风雨雨也多了,和政府,当地民众,工人打交道的时候也比较多。
至于国外,万变不离其宗,说白了,还是利益的原因。掌握好了这一点,其他的,都是小事,都好解决。
他们要做的只是尽量了解他们,做足功课,这样以后可以少交一些学费。
这是赵楚瑜的原话。
华国想要走出去,包括路桥想要在国外发展,首先要做的那一定是交学费。这是不可避免的,赵楚瑜也不是神人,后世她虽然也算是个事业有成的,可是和一些大鳄比起来就不够看了。
所以,她的层次估计也就是个中产吧。
而如今,她所站的位置已经和当时完全不同了。所以完全依靠后世的见解可能会发生偏差。
当然,后世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自己可能见过的比较多,或者听过几耳朵,可是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知道是知道,具体怎么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就不清楚了。
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比较好。
自己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把一些信息散发出去,大家就会知道要怎么做了。
所以路桥虽然目前看起来风风火火的,可是赵楚瑜的状态还是平静的。
毕竟,在后世和国外一起合作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只是目前来说比较不可思议而已。
路桥这边看赵楚瑜把方向定好以后,就不再插手了,他们也知道赵楚瑜的意思了。
不过,他们也习惯了,赵楚瑜一直都是比较放权的人,从来不会把所有的权力拿在手里不放弃。如今也就和之前一样就是了。
新的工作就是新的挑战,他们路桥人最不怕的就是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