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流放前,公主搬空皇宫带护卫逃荒 > 第225章 灾后救援

第225章 灾后救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透视眼赌石,异能者的觉醒  穿梭诸天:万界补天系统  牧天子  行鬼令  我的世界:从海洋开局的模组生存  穿越到古代之人间百味  从你是我的荣耀开始  总裁的职员小娇妻  全家一起穿古代的幸福生活  被骗色骗财后,倒霉蛋开挂了 

他的人明明来报,霍非直接去了灾区,根本没来州牧府啊?

明明他已经安排了三百府兵,在州牧府埋伏,只要他一声令下,就将季清哲关押啊?

为什么霍非会在这里?为什么他的府兵一个都没出现?

这时,霍非将腰间的佩剑抛给季清哲,季清哲从鞘中抽出,众人这才发现,那是青铜天子剑,代表着‘如朕亲临’!

季清哲将长剑指向上空,对着众人道:“魏泉意欲谋反,魏家、蜀中士族,皆有参与。

现依大夏律法,本官代行帝令,查抄魏家和蜀中士族,魏泉剥夺官身,判斩立决!”

魏泉瞬间两条腿软的跟面条一样,他本是士族子弟,从入仕以来,虽然也几次面临生死。

如鞑子入蜀,但他被家族保护着,根本没有直接面对过敌人,也没有直接面对过死亡。

他知道女帝重百姓,自认为对百姓已经够好了,除了奴籍,分配田地,严禁家族中人抢夺百姓的田产和女人。

但让他把百姓的命,看的和士族一样重,他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不过是如草芥一样的普通人,死就死了,还是死在天灾之下,又不是他杀的,凭什么让他负责?

李凌薇就是看他们这些士族官不顺眼,才百般找理由苛责而已。

还就不信了,难道因为这点事,她还敢杀了我不成?

她才登基,就敢杀重臣,百官肯定不依。更别说他背后还有士族。

可是现在,看到眼前的青铜天子,看着一身戎装的霍非,听着季清哲如地府阴差一样的夺命判决。

他才意识到,女帝真的会杀他!并且,都不带给他求情的机会。

一个二品大员,就算判了死刑,也该弄回京城,三司会审,经过漫长的取证,他的家人在背后找关系。

最终死刑会变流放,正德帝年间,别说二品大员,就是五品文官,也没有因失职被朝廷判死刑的。

最多,就是自裁谢罪而已……

现在,不光他要死,还因为他那几句气头上的话,连累了魏家……

他瞬间脸色雪白,汗如雨下,双唇颤抖的尖叫道:

“我要见女帝!本官乃二品大员,季清哲你没权力判本官死!”

季清哲将天子剑往他面前一举,冷冷地道:

“在你意欲谋反之时,就没有见女帝的资格的。

实话告诉你,临行前女帝下了秘旨,只要你赈灾得力,肯将功补过,便饶你一命。

可惜,你没抓住这个机会。只能杀了你,以慰三县百姓的亡魂!

带下去,赈灾结束之后,本相要当着所有灾民的面,送他上路!”

霍非手一挥,两个士兵上前,将全身发软的魏泉拖走,因他一直骂季清哲,吵着要进京见女帝。

被士兵拿臭抹布将嘴堵住,仍到了之前关押民兵团的地牢。

他一进去才发现,自己的亲信官员,府兵首领,魏家要员,皆已被关押在地牢。

这才反应过来,他以为自己拖住了季清哲,给府兵机会动手。

实则季清哲也在拖住他,让霍非有时间行动。

而对蜀中极为熟悉的霍非,再加上民兵团的协助,很容易就将他的亲信全部抓了。

不该心软的!应该在抓到民兵团的时候,就将他们全部杀死!

那群人才是真正的女帝走狗,对女帝的话,对大夏律法,当金科玉律,比什么圣人言,神之预,还要听!

再就是,在知晓季清哲和霍非入蜀之时,就应该布下埋伏,将两人暗杀。

再抢走他们带来的物资,刚好可以做为军资,带蜀兵杀出蜀中……

直到此时身陷牢笼,魏泉依旧死不悔改,依旧在想着怎么翻盘。

好在季清哲没有当场杀了他,只要等着季清哲和霍非,也被那些灾民反噬,魏家人来救出他,他还是有机会的。

他们以为灾民是那么好安抚的吗?灾民的胃口是越喂越大,凭他们带来的物资,怎么可能安抚得了八个县的灾民?

若他们也挺而走险,选择了跟自己一样的路,靠杀灾民来赈灾,那时季清哲就没理由不跟魏家合作了!

可魏泉不知道的是,这地牢被龙游军看护,还有一台旋风炮坐镇,别说魏家,就是所有蜀中士族联手,也救不出他来。

并且季清哲和霍非带的物资,并不是他看到的那一丁点,送物资的船,一艘接一艘地进了嘉陵江。

霍非利用自己在蜀中的人气,动员起别的州城百姓,将物资运往灾区。

如此一来,龙游军就能将全部精力,放在救援和重建家园上面。

那三个县虽然被埋,但还是有一些百姓被困在地道,或是山洞中,只要听到哪里有活着的人。

不论是怎么样的环境,龙游军都会无所畏惧地去救援。

季清哲有意将这场天灾之中,兵与民的团结告知天下,让百姓有意识,天灾并不可怕。

天灾并不是什么天罚,只要兵与民一条心,不论什么样的灾难,我们都会闯过去。

所以他带了几个报社的编辑,每天写最新的救援稿子,登在蜀州报上,发往各地。

这个效果不是一般的强,因为余飞龙从岭南送物资,往来带回蜀中的消息,加上报纸上的详细报导。

很快海商都知道,给他们贡蜀茶、蜀丝、蜀锦的蜀中发生地震,无数百姓等着救援。

海商协会自发捐款,当然,这也是余飞龙和地方民兵团,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原因。

报纸专门列出一栏,写着每个协会捐款数额,因为标的是协会长的名字,一夜之间,那个协会就名满天下。

如南洋香料行捐银十万两,行长邓文先的名字写在捐银后面,这份报纸传到各州各地之后。

南洋香料行的香料,瞬间卖断了货,被百姓称赞是义商。

商人最会抓机遇,一看这机会太过难得,登上蜀报不说,名声就此也变好了。还会愁生意难做吗?

一时商行都争着往蜀中捐物资,嘉陵江上的船都排成长龙,蜀州报上的捐款名单,占了个半个版面,都没列完。

而有些商行想趁机发灾难财的,如提高粮价之类,都不用官府出手,同行都能将他们喷到关门大吉。

更何况朝廷有明文规定,趁天灾哄抬物价的商户,是犯重罪。

季清哲一算发现,如此一来,这次赈灾朝廷根本不需要花多少钱,就用商人的捐款就够了。

不光能重建三县,能补偿八个县的受灾百姓,还能给蜀中数个危险山区修护山道……

事后跟女帝商量一下,给捐款最多的几个商行,赏一个‘义商’的牌匾,他们也就满足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难哄 离婚后,总裁发现自己是替身 大佬夫人是小作精 神医小媳妇,我相公全村最猛糙汉 从地摊开始的修真 漠上青梭绿 甄嬛传:打工人的后宫生活 叶少把自己套路了 穿成恶毒婆婆后,她带全家发家致富 娇软千金穿成九零糙汉心尖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