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沿途见闻(2 / 2)
这不像女王的行宫,到像是鬼片拍摄现场。
李凌薇自然睡不着,一半是因为环境,一半是因为心疼当地的情况。
叫来秦妩煮茶夜聊:“严州最穷的县,跟此城比如何?”
秦妩轻叹一声:“此行之前,臣也想不到大丰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有不少商人去丰都做生意,打探到情报臣也一直有收集,本以为会相差不多,没想到是天差地别。”
半夏猜测道:“季相在此城挑了临时行宫,可见比起周边的城县,这里还算好点的。”
三人久久沉默,啜饮着奶茶,一股无形的压力在肩膀上下压。
李凌薇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自信过头了,前世种花家立国,也是花了几十年才彻底解决饥饿问题。
难道就凭着空间,自己就能在几年内解决全国性饥饿问题?
大夏还有不少百姓没吃饱饭呢!更别说这才一统的大丰。
“本来我决定登基之后,重点发展工业,工业革命才是兴国之本。
现在看来,还是得把重心放在农业上面,先让百姓吃饱,才谈吃好的问题。”
秦妩见李凌薇完全没有睡意,又谈及国事,便道:
“相必季相和洛将军都也没休息,不如臣请他们过来一起喝茶。”
李凌薇点头:“派亲卫去请,这院子湿滑,你当心摔了。
半夏,再准备一壶奶茶,多放点红糖。”
她自己则从空间取了两盒前世囤的点心,蛋黄酥和曲奇饼,囤货已经不多了,得省着点吃。
还有一盒巧克力,等大婚夜,留着和洛白一起吃。
很快,季清哲和洛白一起过来,两人膝盖以下都是泥水,半夏给他们取了厚毛巾,又拿棉拖鞋换上,两人才坐到炉子边烤火。
“雨势渐大,明天无法赶路,王上若是想参观城中机构,臣今夜便先安排。”
季清哲轻声道,说完又看向秦妩,秦妩秒懂,忙道:“江上节省了时间,多停一两日,不会影响行程的。”
李凌薇想了想问:“城中可有学院?”
“有一所儒家学府,在城郊白云山上。不过这时节已经放假,只有几个夫子留守。”
李凌薇摇头,儒家学府她没兴致参观,并且,那些老夫子对她这个大夏女王,敌意极深。
灭了大丰国,还是个女人,对那些老酸儒来说,就是有违天道。
天寒地冻的,还是不去气那些老夫子了。
“城中可有医院、工坊、农科院、科技院、图书馆?”
季清哲继续摇头:“只怕要个三、五年,城中才能建全。”
李凌薇轻叹一声:
“那本王就不去惊扰那些地方官了,这两天让龙游团长四片查访一下就好。”
这正合季清哲的意,只要不出行宫,就不存在安全问题。
“季相、洛白,你俩对大丰的州城都比本王熟,离明年春播,已不足三个月。
这三个月我们要备足种子、农具、耕牛,这北地适合种什么?该多备什么良种?
农科院可有准备?”
李凌薇主要是想让小白在空间里多准备一些,空间里的牧场,现在战马和羊都很少,最多的就是耕牛。
本来这里的耕牛还要驯,得个三两年才能拉去耕地。
但在空间里养一段时间,不知是不是草料的原因让牛也开了智,最多养上三个月,那牛就极温顺,下地耕种完全不是问题。
现在天下一统,耕牛就更缺了,到是战马不缺了,沈秋阳那里已经在淘汰战马送去做拉货的马。
所以空间牧场养最多的就是耕牛,连奶牛都极少。
但是良种她得按最缺的来备,因为不论哪一种良种,备多少都不够。
之前专门为陇右囤的棉花、葡萄种子,送去给施诚,连陇右的千分之一土地都没种满。
还得农科院自己大量培育。还有水稻种子,农科院自己培育的最多种两代,收成就降低了。
还得空间培育的稻种收成才高,但空间里的田地有限,小白忙到冒烟也忙不过来。
幸好余飞龙在南洋岛上发现三季稻,能留种。专有一航海船,用来在南洋岛上育种,运回国内。
才算解了空间的一个重担,现在,李凌薇决定把育种的重点放在,适合北方种的农作物上。
得收成高,不挑地。因为这北方的州城,还没有农科院,肥料自然跟不上。
若是从严州等地购买肥料,那成本又太高,最初三年,只能靠当地自力更生。
官府最多提供良种、农具、耕牛,前两者按亩产提供,后两者还得几家合用。
再有就是派一些民兵团长下到基层,指导当地春耕。
这一点季清哲早有准备,洛白一直以为季清哲不知道李凌薇的秘密。
或许他知道的不多,不全面,但隐隐还是知道一些,王上有秘密的办法。
不,应该说是神迹,能取到需要的东西。
小到吃的用的,大到大批的白羽鸡、猪崽、战马、耕牛,还有他亲眼见过的一架旋风炮……
“臣派严州农科院的官吏实地考察过,确定适合种植的高产作物,为小麦、糜子、高粮、玉米、红薯、土豆、大豆。
江南一代高产的水稻,则不适合在北地种植。
臣觉得暂时不能任由百姓,自己随意种植农作牧,得由朝廷统一安排,一个地区统一种植什么。
若是跟大夏的农户一样,一半种粮食,一半可自由种植经济作物。
只怕秋收的粮食无法满足需求,就算王上给当地降税,万一遇到天旱,百姓还是吃不饱。”
本来农民能种什么,都得听当地官府的。种稻种茶还是种桑,都是朝廷的决策。
但江南一带这两年发展的好,已然不缺粮食,李凌薇便准许当地百姓,将一半田地种高产的粮食,另一半可种经济农作物。
如种桑或是种茶,再或者种油菜、花生、甜菜之类的,只要交粮税,可自由决定。
开始只是在江南一带开放此政,后来蜀中、岭南、剑南、滇州都上书要求,开放此政。
特别是滇州,因为香水需要,许多百姓想种花草。
但按旧规,良田敢种花草,是会被罚款,甚至抓农夫蹲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