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文蔷之死(2 / 2)
如果说她与宇文牧之间的交易,唯一的就是,她助宇文牧娶李凌凌,她恨李凌薇,所以想把她嫁的远远的,最好这辈子都不再见面。
然后就是宇文牧要助李恒登基,结成友邦,两国合作抗鞑子。
她虽不爱正德帝,但是大是大非面前她还是懂的。
她死死地盯着季清哲,恨不得冲上去生噬其肉!这个男人,怎么能如此黑心黑肺,在万军之前污蔑她!
他这是非逼自己死啊!
没错,季清哲就是要文氏死,只有文氏和小皇帝死在这里,并且,一个是被大丰的密探所杀,一个揭穿罪行后自杀。
不光不会影响公主的名声,史书上绝不会有人说公主不孝不悌,逼死母,杀死弟。
而且,只有这两人死了,曹慎也好,滇州军、蜀中军,才会真正的认公主为帝。
当然,若是不尊公主,也有了明正言顺剿灭的理由。为公主一统大夏,做万全准备!
季清哲看一眼李凌薇,公主还是太心软了,竟然从未想过暗杀了这两人。
既然如此,那就由他来做吧!他愿意做公主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剑!
他回看一眼文氏,嘴角微扬,眼神中尽是嘲讽。
仿佛在说‘现在才想明白吗?’
在龙游军铺天盖地的叫杀声叫,文氏抓紧最后一根稻草,看向禁军:“护着本宫和陛下回蜀!”
可惜禁军首领被秦殊杀了,现在的禁军是群龙无首,见识过龙游的旋风炮之后,他们哪里有胆子逃离?
现在这局面,真带着文太后逃了,不说龙游兵会冲过来杀了他们。连这岭南军和滇州军,都不会放他们离开!
“铿锵”一声,一支长枪落地,一个禁军弃械。
一人带头,仿佛是传染了一样,左右一看,皆齐齐弃械投降。
禁军们对着李凌薇的方向,跪了下来。有人说:“禁军隶属皇族,我们听长公主的。”
一句话,坐实了李玉没有皇族血脉,文太后所做所为,已不配为皇族之人。
文蔷绝望了!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感到绝望。
比当初从帝都逃到蜀中,鞑子在后面穷追不舍的时候还要绝望!
给她致命一击的是,怀中的李玉喃喃地说了一句:“母后,我怕。”随即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文蔷疯狂一样抱着李玉的尸体,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拿手去堵他那血流如注的伤口。
当初她亲自斟的那杯毒酒,毒死了原主,让李凌薇穿越而来。
现在,该她自己饮了。
她看向季清哲,咬牙骂道:“乱臣!贼子!”
季清哲不卑不亢:“臣乃大夏之臣,乃长公主之臣!
为重振大夏之昌盛,还请太后自己认罪伏法,以保全最后的颜面!”
文蔷乞求地看向曹慎,可惜曹慎不是秦林莆,也不是黄守中,他是一个跟许义一样,只求百姓好的正直官员。
所以,他没的与文蔷对视,而是恭敬地向李凌薇请安:“闽州州军曹慎,参见长公主!”
文蔷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她的目光将现场众人一一扫过,最后落到李凌薇头上,含恨,含怨,含着滔天怒火。
李凌薇手一挥:“来人,将罪妇文氏押起来!带回蜀中审判。”
禁军为给李凌薇一个好印象,亲自上手去拉扯文氏。
文氏紧紧地抱着李玉声音透着恨意道:“任何人都没资格审判本宫!”
说完,她抽出李玉腹部的匕首,重重地刺进了自己的胸口。
最后深情地看一眼李玉的尸体,把脸贴向他冰凉的脸蛋,吐着血说:“别怕,母后来陪你。”
就这样,搅弄风云的一代太后文蔷,自尽于两军之前。
与她深爱的小皇帝一起,共赴黄泉。
文太后和小皇帝的死,给天下局势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凌薇下令将两人装棺,也不必运回蜀中,直接就在抚州城郊安葬。
有些意外的是,秦夫人也不愿意带秦林莆的尸骨回严州,便将这三人葬在一处山林之中。
不知为何,看着文氏的棺木,她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个女人就这样死了?这场因她而起的战乱,就这样平息了?
她还多了两支强军,当众表明了真实身份,为一统大夏准备。
回想当初她和洛白逃亡之时,仿佛就在昨日,那是文氏是她的强敌之一。
而现在,文氏死了。可她即不觉欢喜,也不觉轻松。
她左思右想,也不明白自己心中的这份惆怅从何而来。
直到看到身后的霍非和季清哲,她才猛然明白。
她想洛白了,如果洛白活着,跟她一起分享这份胜利,那该多好啊!
洛白,你知道吗?你离开之后,我连欢喜,都不会了。
她接见了曹慎和季清哲,季清哲她要留在身边,不让他回岭南。
便让余飞龙训练岭南军,然后带一小部份军队回岭南坐镇。
以防交趾等南边的小国为祸,或是岭南当地的土着动乱。
而大部份军队,则由季清哲带领,准备去打鞑子和大丰。
曹慎也请求留下来打鞑子,闽州还有驻军,则他的长子曹瞒率领,主要是抵挡海盗。
李凌薇同意了他的请求,并通知施诚和沈亮,派一支水师和战舰去闽州支援。
曹慎在许义的提点之下,主动请求闽州使用龙游律法,使用龙游军规,百姓改换户藉……
等等利国利民的变革,他都要学,也要让闽州变的与江南道一样。
对于曹慎的好学和变通,李凌薇很欣慰,对闽州的扶持就多了。
就在她准备为龙游军、岭南军、闽州军,三军设宴,正式开启收复失利之战时。
收到施城的急报,静州莫天寅求助,鞑子大军攻城。
蜀中,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