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嫡小姐的剑(三四)(2 / 2)
“不后悔。太子是个好孩子,还有镇国公一家子辅助,那福玉也是个好孩子,她的能力,会让我们的太子成为一代明君的。前路我已经给他铺好了,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了!”看着远处明亮的月亮,大雍帝感慨万千。
二人相顾无言,最后各自分开。
“娘娘,您总算等到了这一天了!”皇后身边的老嬷嬷说道。
“是啊!我的儿子,长大了!以后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了!”皇后娘娘高兴的说道。
而宴会上,各位家眷们看着自家那淡定和就像早知道这样的夫君们,忽然恍然大悟。
难怪今日各位大人们都带的自家的嫡妻和嫡女嫡子,难怪一定要来这里,原来就是为了给皇帝做一个见证而已。
中秋晚会结束后,大雍帝和各位大人们开始挑选吉日了,最后在太子殿下的建议下,选择了年末的最后一天登基,第二日,新的一年,开始用新的国号——明熙。
众位大臣和大雍帝最后接受了这个提议,开始准备起来。
日子很快到了这一天,太子欧阳旭正式登基为帝,在百官和百姓的见证下,由大雍帝亲自给太子交过玉玺。
明熙帝登基后,第一个圣旨,就是尊自家的老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皇太后,祖母为太皇太后。
第二道圣旨,没有册封太子妃,而是出人意料的册封了镇国公家的福玉县主为福熙公主,将自己曾经在宫外的太子府赐给其做了公主府。
第三道圣旨,则是庆祝其登基,大赦天下,只要不是穷凶极恶之人,则释放回家了,另外,按照临海城的税收模式,推行了赋税。
在大家纷纷猜测福熙公主将会成为明熙朝的皇后时,福熙公主离开京城回了自己的封地。
明熙帝在登基的第一年,全面推行了水泥的使用,将明熙朝的各个城池、小镇、堤坝等,还有所有的官道,都用水泥重新修建了一遍。
这些大笔的银子哪里来的呢?就是福熙公主封地是献上来的玻璃方子做出来的成品挣的钱。
明熙帝登基的第三年,明熙朝的所有沿海城池,都配备了装备精良的水师,和可以在风浪中安全远航并且配备了攻击力非凡的轰天雷的战船。
这些银子哪里来的呢?时因为福熙公主组建了海上贸易船队,带着明熙朝的瓷器、丝绸、茶叶、其他的各种特产,去了其他的国家,换来了各种宝石和金银得来的,甚至还换来了一船船的各种提炼过的矿石。这些沿海的城市建起了一个个港口,用来往来贸易,曾经无人问津的地方,成为了除过京城以外,经济最繁荣的地方,尤其是福玉公主的临海城首当其冲。
明熙帝登基的第六年,全面推行了种牛痘,已经日渐富裕的百姓们,积极响应号召,给自己和家人种上牛痘。
接下来的日子,一项项政令发布出去,老百姓们安居乐业。民间有官府办起来的各种年龄的学堂,除过要考状元的学堂以外,还有各种本事的学堂,让没有学习天赋的百姓家的孩子们能够有一门手艺。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学成以后,需要为朝廷工作两年,用一半的工资来偿还学费即可。
后来,明熙帝为了完成任务,只娶了一位皇后和两位妃子。
而那美名传遍天下的福熙公主,则一辈子没有成婚,一辈子为了天下百姓而操劳,什么活字印刷术、低成本造纸术、各种产量极高的粮食种子等,都是那福熙公主弄出来的。
福熙公主直到62岁高龄,身体撑不住后,才病逝。明熙帝下令为其修建了庙宇,为她供奉、祈福。
后来,明熙帝被称为千古一帝,永远的记在了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