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项羽和刘邦的合作(5)(2 / 2)
“风陵渡虽窄,但水流湍急,不是强度黄河的好位置。”
樊哙却不以为然,皱眉道:“秦军向来狡诈,他们既然选择了风陵渡,自然有选择风陵渡的道理。”
余忠一愣,“是何道理?”
樊哙摇头道,这水上的道理本将如何得知,可找几位久居黄河沿岸的老船工问问。
很快余忠找得几位老船工,一问果然有阴谋!
原来风陵渡虽然水流湍急不易渡河,但地形层次叠峦,且距离狭窄,最合适架浮桥!
余忠又是吓的直打哆嗦,慌慌张张报告给樊哙。
樊哙极为重视,立即招来老船工亲自询问,“架浮桥要造船么?”
船工回答:“浮桥可以木船为底,上面铺设木条,横在河上连成稳固的一条路径,即为浮桥!”
樊哙点点头又问:“如此需要多少船只?”
“风陵渡虽相对狭窄,但仍有五十米宽,再加上耗损,左右连拼,少说也得两百条船!”
樊哙又点点头,“倘若对方有百数以上木工,需要多长时间可完成浮桥?”
谁知老木工呵呵一笑,“即便有一千名木工也不能搭成浮桥?!”
樊哙一怔,“为何如此?”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木料!”
原来奉高这一区域,老百姓常年破坏植被,已成黄土荒漠之状,根本没有大片森林。
没有大的森林就没有木料,没有木料自然就造不出船来。
如此,余忠又哈哈大笑,“难怪探子来报,秦军每天只能造出两条船,如此这般速度,光造浮桥就得要三个多月,届时黄花菜都凉了!”
樊哙斥责道:“尔不可掉以轻心,万一秦军突然寻得大片木料怎么办啊?”
余忠缩了缩脑袋拱手请示,“将军,那该如何处之?”
“蠢货!你派遣大量探子掌握秦军造船数量即可!”
“对啊!”余忠像是解决了难点,只要秦军造船速度没有加快,说明浮桥不可架设。
与之相反,如果造船速度陡然增加,那说明他们已经寻得木材,那守军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很快,余忠没两天向樊哙汇报秦军造船速度。
“禀将军,秦军今日造的新船两艘!”
“禀将军,秦军今日造的新船两艘!”
......
连续报告了多日,樊哙又斥责余忠道:“蠢货!岂可只盯着造船,还需探探秦军木材来源。”
几日后,余忠带着探子亲自报告:“秦军造船木材全都来自十里外的猫儿山,除此之外,方圆五十里没有可供造船的林木。”
“嗯,那就好!”
终于,樊哙也放下了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