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住宿(2 / 2)
其余反应过来的百姓奋力爬上屋脊躲避。
城中青砖大瓦房还算坚挺,但更多土坯房因墙体被水泡软,很快就塌了。
“城外的麦子还没收吧?”
赵二当家没听清章小林说的话,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麦子还没熟,对吧?”
大伙脸色很不好看,京城本就地处平原,是粮食主产区之一,这么一来,就算有幸存者侥幸活下来,大概率也得饿死。
水位已涨到半山腰,时不时便有人和物品被冲下来。
大灾之时,更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绝大多数人在大灾大难面前团结一致,努力救人,而有些肖小,则趁机专门捞些财物。
拈花寺和慈云庵两位方丈率一众僧尼,将受伤人员分男女安置在禅房,熬些稀粥供应幸存者。
而钉子等孤儿们和章小林等人抱团取暖,否则再过几日,断粮之后的肖小便会将罪恶的双手,伸向这群最弱者。
相比于开始啃树皮的幸存者而言,因章小林等人随行带着大量母马,有马奶和布勒刺肉干,吃喝不愁,生活还算过得去。
晚上众人坐在独院空地开起坐谈会,小钉子越想越不对劲,“娘的,咱们命里是不是带衰?七灾八难的,没完没了!”
章小林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子,老道长说得真准,她果真是霉星高照,一路走来麻烦不断。
有人疑惑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莫不是因为咱们以前打劫,伤了天和?”
“小林姐,你是学道的,真的见过神仙吗?”
“啊……这个信则有,不信则无。”章小林搪塞道。
众人纷纷检讨,“那咱们还是多做点好事吧,或许能改改运!”
“说得有理,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有比救人性命更大的功德吗?”
“那咱们怎么下手啊?”
僧尼负责治病救人,他们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好像帮不上什么忙。
章小林想了想道:“要说做好事也不难,都说大灾之后有大疫,洪水过后,井水、河水都污染了,咱们就从这入手。”
小钉子求知若渴问道:“那咱们怎么做?”
“拆房子!”
大楚除非是富贵人家,普通百姓大多都是喝生水,最常见的便是喝井水,清凉又解渴。
烧水喝茶虽是风雅事,但石炭、木材之类的燃料还要花钱买,能省一点是一点。
洪灾过后,水源已被污染,百姓的日常用水安全就尤为重要,须消毒后方能饮用。
所以章小林准备拆掉不必要的破房子,将所得木材当作燃料,消毒煮沸开水供饮用,说起来这可是一件大功德。
水太过浑浊还得预先处理下,才能煮沸消毒。
而处理方法要么使用过滤净化法,或是干脆挖几口池子用沉淀净化法。
当然也有其他办法,“小钉子,我记得拈花寺旁边有两家药铺,看看里面有没有明矾,全买过来!”
明矾净水算是一种很简单和古老的净水方法,但因含有大量的铝,不能长期过量使用,否则易引起老年痴呆等症。
“好咧!”小钉子一把接过银子,飞也似地跑远了。
待用买来的明矾净水后,也只是起到初步的沉淀作用,水里面的微生物仍没办法去除,还得煮沸。
随后一群人乌泱泱来到山腰间,专拆一些被泡坏的房子,将里面大梁、门窗都卸下来做燃料。
章小林从此过上了烧火丫头的美妙日子。
不过得益于章小林等人的操作,在拈花寺和慈云庵得救的百姓,因饮用干净水,并没有一人患上急性肠道疾病。
小钉子每天负责送水,擦了擦头上的汗,对兄弟们道:“咱们这样应该会改运吧?”
“会吧。”毕竟日行一善的感觉真不赖。
没过几天,正当幸存者吃完存粮,啃完榆树皮,准备和马匹抢草时,洪水却渐渐退去,想来是金水河改道所致。
章小林看着城中厚厚的淤泥叹息不已,受灾面积太大,房子冲毁无数,别的不说,单单街上的清淤工程难度就极大。
不过京城中很多高官显贵的房子,因在设计之初就修建有高高的台基,再加上多用砖石料,得以在洪灾中保存下来。
尤其以须弥座为台基的皇宫,除了地面多些脚印外,其他并未受影响。
工匠们见到如今百废待兴的场面,却打算留下,京城正是急缺劳力之时,他们若留下指不定还能捞到一份京城户籍,以后也算是城里人了。
京城毕竟是京城,已经有禁军出来维持秩序,抓拿大发国难财的贼子,想来京城治安很快就能恢复。
对于工匠们的决定,章小林无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不过她要在离开前,去看看几位老朋友境况如何。
经过几天的烈日曝晒,地上淤泥已干,章小林来到郭宅外的小巷子。
只见以前还笑呵呵地左邻右舍,一个个表情麻木地在清理街道。
他们面临的是很现实的问题,不管经过什么大灾大难,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哪有时间长吁短叹的。
章小林的到来没有引起大家的好奇,她径直到郭家,只见郭管家正带着仆从,忙着擦洗家具,冲扫院墙。
“叔,郭中丞在哪儿?”
郭管家见到是她,脸上终于有了个笑模样,“一早有急事被召进宫,不如再等会,估摸着很快就回来了。”
“没事,就看看你们情况怎么样?我准备回汾城了!”
本来像这种情况,怎么样也得饯行一番,少不得下个馆子吃饭啥的,但如今是不可能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下一顿在哪还不知道呢。
不过郭管家还是去主院,请来老爷、夫人折柳相送,意思到了就行。
章小林和他们依依惜别,拱手转身离开,却被急步冲进来的郭中丞撞痛鼻子,“郭兄,冷静!”
“冷静啥?皇帝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