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当铺(2 / 2)
不多时进了汾城,章小林带着刘大娘找到本城最大当铺。
当铺本质就是高利贷,通常靠着赎当产生的高额利息赚取利润,但凡有人遇到难处,便可拿着家中值钱物什典当。
只不过利息太多,很多时候百姓无力赎回,典当品便归当铺所有。
当铺分死当、活当,章小林如今急缺银子使,宝石好看是好看,可没啥用处,她打算死当换多些银子,赚些活钱。
两人绕过屏风走到当铺柜台,伙计见她们过来,脸上也没有什么笑模样,毕竟来这里的人,多半家里出了变故,心情肯定不好,笑得太开心,容易挨揍。
伙计很感激柜台铁栅栏带来的安全感,虽然平日上工,感觉像在坐牢,但没有它,还真不一定有胆子死命压价。
“伙计,你看看这些东西?”
章小林从怀里掏出手帕,一层层打开,伙计珠光宝气晃花了眼, 冲着旁边的坐柜师傅道:“贾师傅过来掌掌眼。”
当铺里人员不少, 有大掌柜、坐柜、站柜,还有伙计、学徒。
伙计平日里只负责典当虫蛀鼠咬的衣服之类,像这种精贵物,不是他能经手的。
贾师傅听到伙计唤他,便知定然是笔大买卖,慢条斯理地走来,扫视一眼,便惊了,“猫儿眼、光珠、金刚钻……”
坐柜师傅每日很清闲,工作量和他的工钱完全不匹配,在汾城虽然典当之物不少,但他从来没见过如此多的珠宝。
“容在下多嘴问一句,这些从何而来?”贾师傅担心珠宝来路不正,惹上官司。
章小林拿起猫眼石道:“师傅,你也知道,大楚可没有这么漂亮的珠宝,这些都是来自海外。”
坐柜博闻强识,他也听说过,海外有一些国家,河里都是五颜六色的珠宝,山里都是玉石玛瑙,真想去见识一番。
“这么说来,小娘子家中有人出海经商?”
章小林顺坡下驴,“正是呢,我远房叔叔年轻时出海,老了却一身伤病,就等着换银子治病呢。”
“这么危险啊?”还想着出海见世面的贾师傅,有些惊疑。
“那当然,大海啊全是水,”章小林深情并茂地解释,“一个浪头打过来,船上的人根本就站不住,容易摔得七荤八素,若是掉到海里捞都捞不回。”
贾师傅兴致大起,“客官能否再详细说说。”
“还有啊,海船上的绳子这么长,这么粗。”章小林比了一个夸张的手势,“都是用麻绳做的,泡水时间长了容易烂。”
“那怎么办呢?大海可到处都水,没绳也挂不起帆啊。”
章小林冲他竖个大拇指,“说得太对了,海上行船就紧要的就是帆,没帆就只能随波逐流,鬼知道漂到哪里,这跟判了斩监候也没什么两样。”
“对,是这个理!”
章小林又道:“俺叔那一身的伤,大部分都是爬桅杆给绳上油时,从高处摔下来的。”
贾师傅倒吸一口凉气,”那海船上的帆可比咱们运河上的帆大多了,掉下去可真会要命。“
“正是如此,我叔的腿都摔瘸了。”
“咳咳~师傅,你看看货。”小伙计在旁边听了半晌,见他们话题越扯越远,遂出声提醒。
贾师傅忙肃了脸色,“若是来源没问题,这些个破烂石头,客官是想活当,还是死当?”
“不是,这些可都是珠宝啊,咋到你嘴里,成了不值钱的玩意儿?”
章小林虽知这是当铺惯用的伎俩,但这也被贬得太狠了,不满地嚷嚷。
“客官咋急眼了呢?这些东西本来也就是漂亮一些的石头嘛。”
虽然好像没说错,但章小林已经能预感到,典当价格恐怕会跌破心理价位。
果真,坐柜师傅拿起光珠,对光看了看,叹道:”这是上等的鸽血红,可惜不是翡玉啊。”
又拿起一颗闪亮的钻石,摇头,“这玩意就是金刚钻嘛,除了补补破碗还能有什么用?”
大楚百姓通常用陶碗,能用瓷器的人家,根本舍不得扔掉破瓷,还得请专门的匠人补瓷,而补瓷正需要硬度高的金刚钻。
这也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由来,不过毕竟是宝石,这玩意其实一直都挺值钱的。
“你要是这样说,那我可就不当了,想必首饰铺子还是会要的。”章小林被打击得有些生气。
她就不信了,汾城再怎么小,也好歹是府城,想必大富人家不少,她一个个拿去问,或是直接卖给首饰铺子,也不至于被人贬低到如此地步。
坐柜师傅无奈道:“客官咋又生气了呢,咱们做当铺这一行,总得往低了说吧。”
章小林火了,“那你说得也太低了,这买卖不做也罢,大不了,咱叔不治了,让他等死,反正是远房亲戚。”
“客官冷静,人命关天的大事,咱们再好好商量一下嘛。”
贾师傅有心做成这笔生意,只是这些东西总价很高,若是做成的话,他们当铺都不一定有这么多银子付账。
“这样吧,我去请大朝奉来!客官入雅间稍坐可好?”
涉及到大宗交易,即便他是坐柜师傅,也没有权利做主,还得请大朝奉出马。
章小林小声对刘大娘道:“要不,我们先看看吧,这事也急不得。”
“依你,不行的话,铺子咱们就不忙买,租的话也能行。”
世上还是好人多,也不是每位房东都是红眼病患者。
不多时,传说中当铺的大朝奉在几名师傅的陪同下,终于显身。
“鄙人姓唐,可是小娘子要典当珠宝?”
章小林看唐朝奉乐呵呵地笑得像弥勒佛,心下便有一些好感,不像伙计那脸拉得跟驴脸似的。
“唐老爷好,奴家想要典当一些珠宝,买药救命呢。”
”什么药这么贵。“唐朝奉诧异极了,他早已得到贾师傅的报价,若是成交,顿顿吃人参都行。
章小林想了想,胡诌道:“我也不太清楚,反正都是灵芝、人参之类,年份越久越好。”
这倒是真的, 人参和人参之间也是天差地别,传闻上了年份的人参,不拿着红绳拴着,还能成精似地满山跑呢。
“宝贝倒是好宝贝,只是在我这里可卖不上价,小娘子为何不委托寺庙进行拍卖呢?”
唐朝奉说得也没错,寺庙确实经常搞拍卖,最早是为了拍卖圆寂和尚的故衣,故而又名唱故衣。
后来,随着寺庙经手典当行业,拍卖的品种就越发多了,但大头还是拍卖衣服。
“若是唐老爷给的价格合适,我就不打扰僧人清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