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篇一: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2 / 2)
再一个,他是铸桥墩的,讲究的是能承重、够结实,咱们是架钢梁的,除了牢固还得讲究美观,讲究韧性!
懂了?
“懂了!”麻苏月深深点头,明白吴老师是教她在踏实勤奋自信之外,还要懂得圆融。
这种掏心掏肺的教导啊,至真至诚!
只是,您眼中的关豫怎么始终就跟个桥墩子似的梗且直?
看关豫,关豫咬着笑眯了下眼角,跟人家说的不是他似的,就手扯过日历簿撕下最上头的一页,一下一下地折,
两分钟后,将一个小纸船扔到吴敏铎怀里,说:“一帆风顺,回来时带着给我们孩子的金勺子金饭碗——”
吴敏铎咂嘴嫌弃地捏起来举到灯下看,随之又仔细地装进了贴身的衣兜……
--------------------------------
接到通知不早,但启程比吴敏铎还早的是朱、何二位教授,
两人因为他们的密度泛函理论,被国科委点了名,去干什么没说,但不猜也知道是为了那个能绕着地球飞的小东西。
651任务吗不是?算算时间,快到了。
麻苏月知道后大舒了一口气,心里跟偷喝了一大碗人参水似的高兴,那里可是被周先生亲自指示说不开展“四大”的地方啊,去了那里就等于进了红色保险箱,
两个小老头的晚年——
稳了!
姓何的小老头对工作和学生都极负责,走前,盯着麻苏月把专业课都考了,收了试卷,锁进抽屉,很难得地起身亲自送人向外,
看出他是有话要讲,麻苏月顺势提议说陪他到校园各处走走,跟钟楼林荫道图书馆宣传栏什么的道个别,
何教授翻翻眼皮,轻嗯一声背手走到了前头。
麻苏月在后面偷笑:这小老头,是觉得沾了自己学生的光,不自在啊!
瞧这别扭的,下楼梯都得扶扶手了,至于的吗?
那密度泛函理论,确实是我提出的概念,但也仅仅是概念和一点应用方向,我既不懂理论研究,又不能将它运用于实践 ,更不消说我还做了弊,
能研究它,并将他搬到世人面前的,只能是您二位。
谁让你们是我这个水洼子边的楼台了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