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高顺其人(2 / 2)
这些话出自史料考记。暂且不论高顺的原话到底是不是上述这些,总之可以确定的是,高顺劝阻过吕布注意用人问题,以及个人性格问题。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明显吕布没有听进去高顺的谏言。
高顺作为一个武将真正的过人之处,或许在这儿。他的智谋,在吕布麾下其实只在陈宫之下。作为跟随吕布最早的元老级别人物,高顺对吕布的指导作用是极大的。
十余年之前出身塞外蛮荒之地,只有一腔血勇的吕布,十余年后便会指挥千军万马,与诸侯争锋,其实少不了高顺的功劳。只是吕布生性不耐烦,对养父丁原亦此,对干爹董卓亦此,对恩人刘备亦此,现今对这位时常指导自己应该做什么的老部将亦是如此。
他吕布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一方诸侯了,已经不需要别人对他说应该做什么!
于是,尽管明知道高顺绝对忠心,但是吕布却仍然不重用这个完美的部将!
对,他太完美了,完美到永远挑不出任何过错!
不管是武技、谋略、智谋、识人用人、练兵、甚至个人生活习惯,都令人无可挑剔。
于是,高顺所说的吕布不会用人,便变相的在高顺身上得到了验证。
直到需要作战的时候,吕布才将陷阵营的指挥权还给高顺。比如,在处理琅邪相萧建和臧霸的问题上,高顺重返吕布中军大帐,并妥善解决了问题,稳固了臧霸与吕布的关系。
整个过程高顺没有任何任劳任怨,没有任何因为吕布剥夺他兵权的不爽言行。总是尽心尽力,做自己职责所在的事情。
而现在,曹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第一个对高顺敬酒。
尽管高顺在蕲阳坚守、以及最后的反身一战,导致曹操中军十万人马损失惨重,是为整个蕲阳之战曹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曹操对高顺的招揽之心。
曹操有时候甚至感激张绣,感激他救了吕布,顺便继承了吕布麾下的这批高素质文武人才。接着再向自己投降,让自己名正言顺拥有这些极为珍贵的人才。
要不然,曹操想象的出来,自己生擒吕布之后,高顺是怎样的宁死不屈。而现在,自己避免了一切不必要的麻烦,免除了坐看忠义人才被自己手刃的遗憾之感。
但是高顺的反应很简洁直接:“多谢曹公相待。平寇将军既降曹公,顺为平寇将军标下,自当为曹公之臣。但是顺曾为温侯麾下,一人事二主已是极限,不便一生侍奉三主,为世人所侧目!”
高顺这话说的很简单,意思是自己不可能为曹操直接所用。更深的意思就是:要想用我可以,得保证张绣和吕布都活生生都在。
曹操楞了一下,不禁对高顺的评价更深一层。虽然这话让他心里不爽,但此刻更多的是对高顺的重新评价。
忠义之于武将,是于职责和使命所然。但是不是所有武将在具备忠义的同时,还兼有极高的智谋,并将忠义之道诠释到如此境地。
这番话的实质是说,我高顺和张绣吕布一条命,我必须对自己的主公保持绝对的忠诚,不管是曾经的还是现在的。同样,你有幸做我的主公,或许不是直接的,但我也会对你保持绝对的忠诚。只要这份忠诚,与对张绣和吕布的不冲突。
曾经的忠诚不与现在的忠诚冲突!
张绣做到了这些,他好好安顿了丧失了争雄之心的吕布。曹操,你能做到这些吗?
下一刻,曹操就要回答,自己能做到!
这并不是他开口说空话,实质上,昨夜放过张绣一命,多多少少曹操便是考虑到了今天这种状况的出现。
张绣的文武班底虽然不顶尖殷实,但是质量也算过关,班底也齐备充分。若是能将这批人全心全意地收降,自己的文武集团就又上一个台阶。
就在曹操张嘴的一瞬间,帐外便一阵吵嚷声,接着便是一个不似曹军打扮的人冲进中军大帐,手捧一个匣子。
高顺倒是认得那人的衣甲,正是张绣军的衣甲样式。
冲进大帐的这人一脸邀功似的欣喜,献媚似的当众打开了匣子,对帐内众人高声喊道:“大喜啊,曹公!我们家将军给你送喜来了!”
曹操眉头很皱。守备辕门的校尉死了吗,怎么会放一个不是曹军样式和口音的人进军营?中军轮值的虎卫营将士难道偷懒了,怎么会放一个没经批准的陌生人进入中军主帅营帐?
看向帐门处,轮值的虎卫营将士居然把头探进大帐内了。自己不是已经下令,这场宴席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不许任何人靠近大帐的吗?
正在思虑怎么回事的时候,那人已经快速打开了匣子,露出了一块黑白红夹杂的东西什物。
当曹操看清那东西是什么的时候,举在手中的酒樽突然松手掉落,天子御酒被倾洒在黄土地上。刚要张开说话的嘴张的老大,脸上的表情更是变到了一副说不出来的模样。
不光是曹操,所有大帐的人看清那什物到底是什么后,都露出了惊骇恐惧喜悦兴奋悲愤等等一种或者是几种夹杂在一起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