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2 / 2)
一句话,说得张飞直接喊张绣叫张兄弟了。
接下来的十来天时间,汝阴郡和九江郡(淮南郡)大部分属县都送上了降表。这下可有的张绣忙了。
首先是军队整编,本部六万五千带甲之士,两万布衣老弱;雷薄、陈兰、杨奉和韩暹所部士卒共计六万;其他愿意主动投诚的淮南兵多达十万!另有数万属于被抓壮丁的士卒逃回乡里,不愿再当兵,张绣也不予追究。
张绣主政汝阴九江两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效仿曹操的屯田制度。将麾下七万老弱伤残编成屯田军,暂且由李通统领。于九江郡废弃农田原野重新开垦,供应军粮。
当然这只是屯田的第一步,第二步还得招抚流民一同开垦。为什么后期曹魏实力最强,很大程度在于屯田制度安定下来了很多流民。而古代战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数量。
只是袁术把淮南折腾得太狠了,张绣进军途中,道路随处可见流民饥民,而大片的良田却无人耕耘。听闻阎象亲口说,九江郡的偏远地区,早已经有了人吃人的惨剧。
但当张绣进入寿春,打开粮仓。囤积在里面的如山一般的粮食已经因为保存不当,大批腐烂。
还能说什么,开仓放粮吧。刘备前期每次得到城池都是这么干的。
只是这一措施却遭到了杨弘和阎象的一致反对。开仓放粮固然是仁政必不可少的措施,是拉拢民心的必须手段。但这一切,必须以清廉的吏治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前提。否侧贸然的开仓放粮还会导致哗变和相当不良的影响。
张绣这才知道,这个三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稳定汝阴和九江局势。这一切,目前还得在建立在军事稳固的基础上。
除了七万屯田军,张绣只留下了十八万青壮带甲之士,各将统领本部部曲暂时不变,所有供应补给一律平等,这暂时安下了雷薄等降将的心。
接下来,便是大刀阔斧改革吏治。所有原任袁术地方官员,必须再次考核才能上任。在这点上张绣直接用了最强硬的手腕,一点没有犹豫,不服就军队镇压,这没商量。
这两郡的大多数属县,见张绣攻占了寿春,原来袁术委任的县令便立即向张绣表示效忠,或者是县尉县主簿杀了县令来投诚的。这次一听到所有有品秩的官吏,都要到寿春重新考核才能继续上任。有很多自知屁股不干净的便又反了,对于这种状况张绣还能有其他解决措施吗?
更何况,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是现在不全面彻底大刀阔斧整顿一次吏治,以后再想整治就难于上青天了。与其等到后期顾虑重重,倒不如现在快刀斩乱麻。趁着枪杆子在手,大干一番。
不得不说张绣在这方面还是很有魄力的,杨弘和阎象倒也收起了对这位年纪不过三十的年轻主公的担心。
张绣这一番整顿忙的他焦头烂额,当杨弘给他报告广陵太守吴景放弃广陵,去江东投奔自己的外甥孙策的消息的时候,张绣都想自己率领一军前去接管广陵。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文武手段兼用,派使者招降广陵郡的同时,派遣一员可独当一面的大将率领一军直奔广陵。
使者倒还好说,韩嵩可担当此任。不仅可以劝降,而且拿下广陵直接做太守。只是到了点将的时候,张绣却头疼了,确实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啊!
唯一的一个可独当一面的人才——李通却必须去屯田;至于其他将领,诸如张先雷叙等人,连良将之名都担当不起。诸如胡车儿周仓此等猛将,唉,打仗还凑合,镇守地方就呵呵了。
这时候的广陵郡虽然和九江郡是邻郡,但广陵郡却属于徐州。刘备领徐州的时候,受命攻打袁术,但吕布袭取了徐州,导致前线的刘备失利。被袁术占领了广陵,并任命了吴景为太守。吕布一方面要防备曹操,也无力收复广陵,此后广陵一直是袁术治下。
吴景放弃广陵,南奔江东,虽然是张绣这边先得到消息,但难免吕布不想要得到这块脱了毛,唾手可得的鲜肉。
为此,张绣第一次召集麾下所有文武,商讨招降广陵、征略庐江彻底控制淮南之地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