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元始天都传 > 第392章 三教本源,梵音佛印

第392章 三教本源,梵音佛印(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人间无敌,拔剑向仙  逃向地面  穿越三国:吾夫赵子龙也  阳间阴帅,时隔千年再陷迷局  原神:讨债讨到天空岛  重返09:UP主开始的流量教父  修仙大佬他去了魔法学院  无所谓,继母一心只想搞事业  暴扣渣男后,我拿钱砸了京圈大佬  萌学园,神明不再 

要想成佛,必离相,必不能着。

着相就像堵住了河流的入海口,那河流没进入大海啊。

所以不管哪门所教,要想成就佛道,最终必须来到相和离相之教上,否则,无道可教,无佛可成。见相离相,是佛;见相不离,是着。

无论哪门之修,最后,请从相上离去,请从相上见佛。但记住,没相佛不显,没佛相何在?

相即是佛,佛即是相,相佛不二。

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清澈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戒行清净,心地圆明。而其音声,清净明彻,是名清澈音。

深满音,谓诸梵天,净行圆满,心光湛寂。而其音声,幽深充满,而不浅陋,是名深满音。

周遍远闻音,足备曰周,普通曰遍。谓诸梵天,心光莹净,普映十方。而其音声,周遍远闻,而不迫窄,是名周遍远闻音。

根据佛经记载,佛陀有六十四种梵音;另有五种梵音—正直、和雅、清澈、深满、周遍远闻,表征大梵天王的音声特质。

佛教徒对“梵”的诠释,实涵示音声清净、平和而深远的特质。所以,一般寺院的唱诵也称为“梵音”,即是因为它含容了如此微妙的音声特质。

梵音在中国佛教的语境中,具备双重的特性,它可说是属于、也不属于人世间的音声。因为梵呗是佛教寺院的唱念,由佛教徒产生,那么就清楚地连结着人类的氛围,所以说它是属于人世间的音声。

但在另一方面,诸多佛教经文屡屡强调梵音的妙善特质,能超越人世间的各类音乐,因此它是优于世间音声的音声。通过这双重特性,我们可以解释,当这音声是由佛教徒经由传诵经文而产生时,超越人间音声的梵音就可能存在于人世间。

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三十二相中有梵音相。

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

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

长阿含五阇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

何物?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意深满。五者其音遍周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三藏法数三十二曰:‘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音韵屈曲升降,歌颂佛,讽咏法者,云梵音。又曰梵呗,呗匿。以闻者得净信,而佛听之,在世中铃声比丘,梵声第一。见呗比丘条。魏陈思王曹子建,游鱼山,闻岩谷水声,写之,制梵呗之谱。是为东土梵呗之始。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含义极为丰富。

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五种,即“释迦五印”。

说法印,是佛陀说法时的惯用手印,它的形态是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状。用拇指捻中指或食指、无名指,并使其它手指自然舒张,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借以显示佛说法的庄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西游:开局播放大话西游 龙与皇冠:法兰 仙鼎奇缘 拔剑断长生 半个儒生楚剑仙 修仙从拜义父开始 时秩者 青锋出鞘 凡人修仙,我有一尊兽魂鼎 家族修仙:带着家族做大做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