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天都教义,能量守恒(1 / 2)
天都教义,注重谨守一个“衡”字。
世间中,天地万物遵循着一个定律,能量守恒。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
从那时起,人生是否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呢?
人生的能量守恒定律将人视为一个能量体,认为人终其一生(包括其祖上荫蔽以及向下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总体上是守恒的,只会从一种形式(如体力)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智商)。
或者从一个人(父母)转移到另一个人(子女)身上,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人的所有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能量的补充、转换、转移和集聚。
进食、吐纳是能量的补充;
运动、战斗是能量的损耗。
而有的活动则既有能量的损耗又有能量的补充,比如修炼。
人生能量守恒定律不是说人与人的能量大小一样,而是说一个人终其一生能量总体上守恒。
例如,婴儿出生时,他们所拥有的能量并不一样:有的出生在富贵之家,有的出生在贫贱之家;
有的聪明、有的不那么聪明;有的身体健壮,有的比较弱小;
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比较内向。这些不同的表现是由于婴儿们出生所具有的能量不一,并不由自己选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这恰恰是人生能量守恒定律的作用,上一代给孩子传递的能量不一样。
随着后天努力程度的不同,个人的能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人的能量会随着人对能量的投入和损耗,进而产生质和量的变化。
总而言之,一个人终其一生,其能量的大小是恒定的。
人生能量的形式会发生转换,每个人将能量投放到不同的领域,就会促进能量形式的转换。
修炼者从出生开始,人与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除却天赋,影响修炼的重要因素大概就只有时间了。
为什么越长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呢?
这,就涉及到能量投入和能量形式转换。
能量的投入主要体现为修炼时间的投入,但时间与效率二者成反比,投入的时间越长,精力容易耗散,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效率降低。
要想获得好的学习成果,就要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相同的时间,众修都要吃饭、睡觉、锻炼、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有的人修为高,有的人修为低呢?
差别就在于人们对时间、精力的分配,也就是能量的投入上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