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给村里的老人看看(1 / 2)
今年除夕的祭祖,与往常不一样,一共有三个猪头。
一个是族中准备,代表许氏族人对列祖列宗的敬仰,并为许氏族人祈祷与保佑。
另外两个是许有福准备的,一个是许家安重回家乡,认祖归宗,一个是小豆苗许家宁的入族谱,告诉列祖列宗,许氏又添丁进口了。
许族长领着大家准备摆祭品,放鞭炮。许有福从刘氏怀里抱过小豆苗,安哥儿牵着小禾苗,跟着许氏子弟们进了许氏祠堂。
留在祠堂外的女子,不管是婆子、媳妇,开始在许族长大儿媳妇许梁氏的指挥下忙碌起来。
因为今日是自家请族人们吃饭,刘氏和许芙蓉自觉厨艺还算不错,主动一人领了一个炉灶、一口大锅,负责炒菜。
许月季和许丁香要给她们烧火。
许梁氏有些不知所措,为难地看着许月季蹲在灶炉边上。
许月季不爱干家务,不仅许家人知道,在枫树湾也可以说是众所周知。
即使他们一家子还住在枫树湾,许有福家里头的家务大多都是许家大丫头许芙蓉做的。
做饭的是许芙蓉,洗衣服的是许芙蓉,养狗喂鸡的还是许芙蓉。
挖魔芋的是许丁香,挑魔芋的是许丁香。
这样的人在村里,就是一个妥妥的懒姑娘。
像她这样好吃懒做的懒姑娘,要不是后来得了天大的福分,成了廖老大夫的徒弟,在村里可没有哪家愿意娶回家做媳妇。
可是,许月季运气好,命更好。
人家就得了廖老大夫的看中,收为徒儿,还学有所成。
许梁氏可是听自家二儿子说了,他们书院里夫子家的儿子难产就是请了她去接生的。
为此,夫子还对他都另眼相看了。
让一双治病救人的手烧火,是不是有点太奢侈,太浪费了?
但是让人家在家中邀请族人的日子里去给人看病,会不会更为难呢?
许梁氏犹豫了一会儿,找了许村长的媳妇,两人商量了一番,才有了一个想法。
她们把许月季叫到一边,委婉地说了让廖老大夫的徒儿烧火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村长媳妇儿提起:村里有几个老人,年纪大了,天气又寒冷,身子就不利索了。
许月季一听就明白了她们的意思。
抛开她的职业,她也是不爱呆在这样嘈杂喧闹的地方,所以她也乐意顺着她们的意思去给那几个身子不利索的人看看。
只是,她也提醒村长媳妇儿和许梁氏。
“三堂奶奶,大堂伯娘,我这次回来什么也没有带,也就只能给他们大概地看一看,如果要用药的话,还是要去医馆。”
“那是自然的,你也就是随便瞧上几眼,提醒一下他们该注意就好了,能吃的和不能吃的,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老人家老了,性子就古板起来了,谁说的都不听,也就只有大夫的话,能让他们像进学的孩童听夫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