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廖伯送人上门(2 / 2)
廖伯福了福身,说道:“两条巷子,几步的路,不敢说劳烦。”
进了堂屋,刘氏招呼他们坐下,又让许月季去斟茶倒水,拿些糕点和果子出来。
廖伯哪里肯坐下,直到刘氏再三请他坐下:“廖伯若是不肯坐下,我也只能站着了。”
廖伯推辞不过,只得在下首坐下,其他人却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坐下,只在廖伯身侧一排站开。
廖伯也是直爽的人,直接就跟刘氏说:“昨晚,二少爷回来后,跟老太爷和老爷说了府上的决定。老太爷昨晚就让廖某选了几个人出来,今日特地带来给许夫人看看。”
廖伯把这十几个的姓名、籍贯,年龄,以及他们的擅长都一一说得非常详细。
“许夫人,月季小姐,你们看看哪些合适就留下他们的卖身契。”
许月季在心里感谢师傅和廖伯的细心。
许府毕竟不同于清一色男主子的廖府。
廖府的下人,从门房到厨子也都是清一色的男子。
但是许府却是女子多,男子少,而且许有福也是早出晚归。
如果下人也和廖府一样,全都是男子,实在是不合适。
所以他们带来的人中有男有女,还有一家子的。
刘氏自己选了一家四口人,一对四十出头的中年夫妻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
他们家乡十几年前发了水灾,四处逃难,被一宝叔带回廖府的庄子上。
中年男子卫大庆四十三岁,高大魁梧,结实健壮,肤色与许有福一般黑黝黝,一看就是做惯了活儿的人。
廖伯说他原本是行伍出身,身手不错,后来战场上被敌军刺中的脚筋,行动有点点不便,但是不影响看家护院。
刘氏准备让他做门房。
卫大庆的媳妇儿卫杨氏四十二岁,是个结实爽利的妇人,回话时眉目含笑,落落大方,一问一答,知进知退。
廖伯说卫嫂子做得一手好菜,刘氏准备安排她在灶房,
卫家有本来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自己嫁到外地去了,儿子在逃难时染了病没了,身边带着的是小女儿卫小鱼。
他们的女儿卫小鱼腼腆害羞的小姑娘,回答刘氏的问话都是半垂着头,红着脸。
卫小鱼颇得她阿娘卫嫂子的亲传,在做菜上还不错。
刘氏想了一会儿,说:“小鱼就跟着我家大丫头吧,她也爱做菜,你平时里辛苦点,帮着她一些。”
卫小鱼福了福身,小声回话:“奴婢应该的。”
刘氏觉得留下这么一家三口已经足够了,毕竟家里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也不需要什么丫鬟婢女伺候穿衣吃饭什么的。
廖伯廖刘氏没有再开口留人,提醒她:“许夫人,老太爷说家中二少爷身子有些弱,是否考虑留个人,教二少爷一些拳脚功夫?”
刘氏疑惑,还以为廖伯说的是廖府的二少爷廖当归,还奇怪廖当归的事儿怎么问自己呢?
廖伯笑着提醒:“一宝曾经说过家乐少爷骨骼惊奇,最是适合练武,夫人意下如何?”